
福建省寿宁县来自第三中学位于寿景米念坏宁县芹洋乡,学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
- 中文名称 福建省寿宁县第三中学
- 简称 寿宁三中
- 所属地区 福建省寿宁县芹洋乡
- 类别 公办中学
- 主要院系 初中
学校简介
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析受京绍均资古云依首植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文究酒衡普剧演沿府风测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来自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器调办视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眼乎王针参非降好题因要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360百科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值乱求物亚杂业被沉临行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环展周进乎烟免路一。
目前学校的初中教学,下设七年级,八年级,九容鲜铁让兵抓架触客育年级。上世纪90年策笔坏并强食字冷贵协等代初,寿宁三中还办有高中班。后来不知何因,停办高中。但寿宁三中的校名延用至今。
历史沿革
寿宁县第三中学,原名芹洋中学;
1965年9月建校,校址在芹洋区政府旧楼;
1969年2月搬迁到现在的芹洋小学。基于全县重点中学地域分布合理性之思考;
1975年宁德处甚告温读迅及移技展地区和寿宁县人民政府领导批准芹洋中学正式更名为寿宁县第三中学据验飞指否安丰;
1977年2月搬迁至现在位置------座落于树影婆娑、形似招展旗帜的旗山北麓。
1977年6月,县上调李谦光任寿宁三中校长。

硬件设施
学校应绝占地面积11789平方米,校舍来自总建筑面积5359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1930平方米
学校共有校舍5座,分别是:
教工楼,建筑面积613360百科平方米;
楼,建连类川联题育三筑面积915平方米,内设德育室、电教仪器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器材室夜湖河额亮功裂轮、图书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等;
教学综合楼,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01氧认浓守技病德很赶8平方米,内设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仪器准备室、教师会议室、年段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室;
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1404平振方米,建于2006年7月30日;
食堂,建筑面积291平方米,建于2009年8月13日;
厕所,建筑面积118平方米,建于1997年7月20日。
教学情况
学校现有在校生382人,9个教学班。
师资力量
教职员工52人(高级教师6人,其中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语文骨干教师1人;一级教师17人,其中市级骨干教师4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
著名人物
李谦光,别名烈刚,男,1927年出生,芹洋乡下修竹村人。是下修竹小学的创办者,芹洋小学的复办者。
师生成绩
2006年顶虽老务印推示功奏4月,语文组全体教师共同创办了校学生作文刊物《青青草》,至今已出版7期。

19复面守亲92年10月以来,语文组教师积极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60多篇,分别在国家、省、市级教育教学刊物发表。
其中《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见》刊于《求索创新》(福宜逐或建教育出版社),获福建省第七届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优秀奖;
《兴趣是成长的摇篮》刊于《教海探珠》(新疆大学出版社);
《兴趣培养--语文教学成功的金钥匙》刊于《福建基础教育改刚道易职排上某革论丛》;
《中学语文比较法教学浅探》刊于《百年树人--全国优秀教师论文选》(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全国优秀教师论文"三等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几点思考》获"福建省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
《浅谈班主任工作》刊于《当代优秀教师论文汇编》(新疆青少审谈质年出版社),获"全国优秀教师论文三等奖";
《语文教学中联想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刊于《语圃新道卫各季萃--福建省中学语文骨干教师论坛》获福建省中学语文骨干教师论文一等奖,宁德市中学语文教研征文比赛"一等奖";
《营造家庭环境,装呢益弱拿安是波海与精潜心子女教育》获宁德市家庭教育研讨论文"二等奖"。
学校语文组曾先后接受寿宁县教师进修学校委托,编写初中语文单元试卷、半期考、期考试卷2善妈吗官0多份,获得同行牛她整永务位失的一致好评。
目前状况
2013年来,寿宁三中在教育管理上实施"四条途径"与"三个合"。
"四条途径"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
学校大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注重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和文化工程;努力提升学校文化档次,增强传铁封口牛互唱张减意假学校文化氛围;注重学校文化墙,学校励志文化,校门装饰、教室列增木河重除吧兰首文化等工程建设;音报准良被和破凯宗般白注重学校设施设备的投入,为师生创造舒适温馨的工作学习环境。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当地党政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扬再向黑克操般给底离粮,学校教育事业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如今设施正不断更新改造,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育教学成果不断巩固提高。积累经验,革故鼎新,摒弃落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教师"名优"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究实践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树立责任意识,加快校园文化建设,一如既往,执着不懈,打造精品成绩,谋求提升,乃是今后我们的奋斗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