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蜜紫菀,菊科,原产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主产河北、安徽、西东北及内蒙古。生于阴坡、来自草地、河边。
- 中文学名 蜜紫菀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桔梗目
植物形态

蜜紫菀,多年生草本,高1~1.5米。根茎短,簇生多数细根,外皮灰褐色。茎直立,上部分枝,表面有沟槽。根生叶丛生,开然今花时脱落;叶片篦状长椭宜经逐省续当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2来自0~40厘米,宽360百科6~12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狭,延成长翼状的培总实盐快必物视氢风叶柄,边缘具锐齿,两面疏生小刚毛;茎生叶互生,几无柄,叶片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8~35厘米,宽5~10厘米,先端锐尖,常带小尖头,中部以下渐狭缩成一狭长基部。头状花序多数,伞房状排列,直径2.5~3.5厘米,有长梗,梗上密被刚毛;总苞半球形,苞片3列,长圆状披针形,绿色微带紫;舌状花带蓝紫色,单性,花冠长15~18毫米,先端3浅裂,基部呈管状,花柱1枚,柱头2叉;管状花黄色,长坐先推强论约6毫米,先端5齿裂,雄蕊5,花药细长,聚合,包围花柱;子房下位,柱头2叉,瘦果扁平,一侧弯维落断尼氢相见木都曲,长3毫米,被短毛;冠毛白找约歌把技色或淡褐色,较瘦果长3~4倍。花期8月。果期9~10月。生于山地或河边草地。分布黑龙江、脱源吉林、辽宁、河北等地。河北、安供棉坚英价你提度击徽等地有栽培。

生态习性
原产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地陈但甲各区,主产河北、安徽、东北及内凯明军蒙古。生于阴坡、草地、河边。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涝、怕干旱,耐寒性较强,冬季气温-20℃时根可以安全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盐碱地和沙土地外均可种植。尤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粗性土不宜栽培。忌连作。

采制
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将根编成辫形后晒干,商品称为"辫紫菀"。生用或密炙用。
性状
根茎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顶端有茎、叶的残基,下端偶有末除尽的母根,质梢硬。根茎簇生多数细根,长3~15cm,直径0.1~0.3cm,多编成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有断备混备销负饭绿味备纵皱纹;质较柔韧。气微香,味甜、微苦。
化学成分
根含紫菀酮(shionone)、槲皮素、无羁萜、表无羁萜、紫菀酮、紫菀皂甙、槲皮素,挥发油中含毛叶醇、乙酸毛叶酯干谈识元字、茴香醚、烃、脂肪酸、芳香族酸等。,尚含紫菀皂甙(astersaponin),水解得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转弱微章张征混货nin)。性味性温,味苦、辛。
药方选录
治疗久嗽不瘥
治疗伤寒紫菀(去芦头)、款冬花各一两 频治百部半两.三物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 生姜三片乌梅一个 同煎汤调下食后、欲卧各一服.(《本草图经》)
治疗伤寒
后肺痿劳嗽唾脓血腥臭,连连不止渐将羸瘦:紫菀一两 桔梗一两半(去芦头).天门冬一两(去心)贝母一两(煨令微黄) 百合三分知母三分 生干地黄一两半.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 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 去滓温服同停.(《太平圣惠方》紫菀散它说盾叶言角认蛋玉)
治疗吐血、咯血、嗽血
治疗妊娠咳嗽真紫菀、茜根等分.为细末 炼蜜为丸如樱见么做屋号音能光妒垂桃子大含化一丸 不以时.(《鸡峰普济方》紫菀丸)治疗妊娠咳嗽不止胎不安,紫菀一两 桔梗半两甘草、杏仁、桑白皮各二钱半 天门冬一两.上细切每服三钱.竹茹一块 水煎去滓 入蜜半匙再煎二沸 温服.(《伤寒保命集》紫菀汤)
本草经疏
"紫菀,观其能开喉痹,取恶涎,则辛散之功烈矣,而其性温,肺病咳逆喘嗽,皆阴虚肺热证也,不宜专用及多用,即用亦须与天门冬、百部、麦冬、桑白皮苦寒之药参用,则无害。"
本草通玄
"紫菀,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然非独用、多用不能速效,小便不通及溺血者服一两立效。"
《本草正》
"紫菀,辛能入肺,苦能降气,故治咳嗽上气、痰喘,惟肺实气壅,或火邪刑金而致咳唾脓血者,乃可用之。观陶氏《别录》谓其补不足,其亦言之过也。"
《药品化义》
"紫菀,味甘而带苦,性凉而体润,恰合肺部血分。主治肺焦叶举,久嗽痰中带血,及肺痿,痰喘,消渴,使肺窍有清凉沛泽之功。...用入肝经,凡劳热不足,肝之表病也;蓄热结气,肝之里病也;吐血衄血,肝之逆上也;便血溺血,肝之妄下也;无不奏效。因其体润,善能滋肾,盖肾主二便,以此润大便燥结,利小便短赤,开发阴阳,宣通壅滞,大有神功。同生地、麦冬入心,宁神养血。同丹皮、赤芍入胃,清热凉血。其桑皮为肺中气药,紫菀为肺中血药,宜分别用。"
《本草逢原》
"紫菀,肺金血分之药,《本经》止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取性疏利肺经血气也。去蛊毒痿躄者,以其辛苦微温,能散结降气,蛊毒自不能留,痿躄由肺热叶焦,紫菀专通肺气,使热从溲便去耳。《别录》疗咳唾脓血,大明消痰止渴,皆滋肺经血气之效。《金匮》泽漆汤用以治咳血而脉沉者,咳属肺,脉沉则血分之病也。亦治下痢肺痛,与紫参同功。"
《本草正义》
"紫菀,柔润有余,虽曰苦辛而温,非爆烈可比,专能开泄肺郁,定咳降逆,宣通窒滞,兼疏肺家气血。凡风寒外束,肺气壅塞,咳呛不爽,喘促哮吼,及气火燔灼,郁为肺痈,咳吐脓血,痰臭腥秽诸证,无不治之。而寒饮蟠踞,浊涎胶固喉中如水鸡声者,尤为相宜。惟其温而不热,润而不燥,所以寒热皆宜,无所避忌。景岳谓水亏金燥,咳嗽失血者,非其所宜;石顽谓阴虚肺热干咳者忌之;盖恐开泄太过,重伤肺金,又恐辛温之性,或至助火。要之虚劳作嗽,亦必有浊痰阻塞肺窍,故频频作咳,以求其通,不为开之,咳亦不止,以此温润之品,泄化垢腻,顺调气机,而不伤于正,不偏于燥,又不犯寒凉遏抑、滋腻恋郁等弊,岂非正治?且柔润之质,必不偏热,较之二冬、二母,名为滋阴,而群阴腻滞,阻塞隧道者,相去犹远。惟实火作咳,及肺痈成脓者,则紫菀虽能泄降,微嫌其近于辛温,不可重任,然借为向导,以捣穴犁庭,亦无不可。总之,肺金窒塞,无论为寒为火,皆有非此不开之势。"
功用主治
一、治久咳不瘥:紫来自菀(去芦头)、款冬镇鸡距故可促岁尽花各一两,百部半两。三物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生姜三片,乌梅一个360百科,同煎汤调下,食后、欲卧各一服。(《本各草图经》)
二、治伤寒后肺痿算儿劳嗽,唾脓血腥臭,连连不止选王区零广讲,渐将羸瘦:紫菀一两,桔梗一两半(去芦头),天门冬一两(去心),贝母一两(煨令微黄),百合三分,知母三分,生干地黄一两半。上药捣它急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圣惠方》紫菀散)
三、治小儿咳逆上气,喉中有声,不通利:紫菀一两,杏仁(去皮尖)、细辛、款冬花各一分。上四味,捣罗为散,二三岁儿,每服半钱匕,米饮调下,日三,更量大小加减。(《圣济总录》紫菀散)
四、治妊娠咳嗽不止,胎动不安:紫菀一两,桔梗半两,甘草、杏仁、桑白皮各二钱半,天门冬一两。上细切,每服三钱乙划夫速防品乐围烟。竹茹一块,水煎,去滓,入蜜半匙,再煎二沸,温服。(害继兴味作《伤寒保命集》紫菀汤)
五、治吐血、咯血、嗽血:真紫菀、茜根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子大,含化一丸,不以时。(《鸡峰普济方》紫菀丸)、
六、治妇人卒不得小便:紫菀末,井华水服三指撮。(《千金方》)
七、肺伤咳嗽。用紫菀花五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一天服深面者千三次。
八、吐血咳嗽。用普给然厚紫苑、五味子炒过,共研有孩鲜都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化一丸。
九、产后下血。用紫菀末五撮,水冲服。
十、缠喉风痹。用紫菀根一条,洗净,放入喉部,有涎出,病即渐愈。
宜忌
①《本草经集注》:"款冬为使。恶天雄、瞿麦、雷丸、远志。畏茵陈蒿。"
②《唐本草》:"恶蒿本。"
③《本草正》:"劳伤肺肾州饭何用整、水亏金燥而咳喘者非所宜。"
炮制
紫菀:捡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稍闷润,切成小段晒干。蜜紫菀:取紫菀段加炼蜜(和以适量开水)拌匀,稍闷润,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紫菀100斤,用炼蜜25斤)
性味
①《本经》:"味苦,温。"
②《别录》:"辛,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平。"
④《本草通玄》:"义整识专坐士第袁以判北辛甘,微温。"
入肺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练加必占肺二经。"
②《本草经点正分李搞歌丰越练哪疏》:"入手太阴,兼入足阳明。"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3钱;或入丸、散。
药理作用
祛痰、镇咳作用
兔灌服煎剂1克/公斤,有显著祛痰作用(呼吸道分泌量测定法),作用可持续4小时以上,粗提取物口服对大鼠气管分泌物也有明显增加作用。对碘液注入猫右肋膜腔引起的咳嗽,灌服煎剂无效,但用氨水喷雾引起的小负酒投端航文凯氢鼠咳嗽则有显著效果。
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对大肠杆菌、痢疾印主杆菌(宋内氏)、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抗癌作用
怀裂房燃族含为导片吸够从紫菀中分离出的表无羁萜醇对艾氏腹水癌有一定抗癌肉听陈机该右白作用。

繁殖栽培
繁殖方法
常用播种,扦插繁殖.

播种:可3月春播,播后12-15天发芽。
扦插:在春季剪取顶端嫩茎扦插,插后15-20天生根。紫菀用根状茎繁殖,春、秋两季栽植,春栽于4月上旬,秋栽于10月下旬进行,实际生产上多采用秋栽,在北方寒冷地区防止种苗冬季在地里冻死,只能春天栽,在刨收时,选择粗壮节密的根状茎,色白较嫩带有紫红色,无虫伤斑痕,接近地面的根状茎作种栽,不采用芦头部的根状茎作种栽,因这样的根状茎栽植后容易抽薹开花,影响根的产量和质量。种栽于秋栽时随创随栽,若春栽需行窖藏,栽前将选好的根状茎剪成6.7~10厘米长的小段,每段带有芽眼2~3个,以根状茎新鲜、芽眼明显的发芽力强,按行距33厘米开6.7~8.3厘米的浅沟,把剪好的种栽按株距16.5厘米平放于沟内,每撮摆放2~3根,盖土后轻轻镇压并浇水,每公顷需用根状茎150~225千克,栽后2周左右出苗,苗未出齐前注意保墒保苗。
田间管理
早春和初夏地里杂草较多,应勤除草,浅松土以免伤根。夏季叶片长大封垄后只能拔草,不宜深锄。生长期间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尤其在北方干旱地区栽种应注意灌水,无论秋栽或春栽,在苗期均应适当的灌水,但地面不能过于潮湿,以免影响根系生根。6月份是叶片生长茂盛时期,需要大量水分,也是北方的旱季,应注意多灌水勤松土保持水分,7~8月间北方雨季,紫党虽然喜湿但不能积水,应加强排水,9月间雨季过后,正值根系发育期需适当的灌水,总之紫菀的灌排水应根据生长发育期和地区不同而异,紫菀开花后,影响根部生长,见有抽薹的应立即将薹剪下,勿用手扯,以免带动根部影响生长。

病虫防治
常有叶斑病、霜霉病和白粉病危害.可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蚜虫和盲蝽危害,用10%除虫搞乳油3000倍液喷杀。斑枯病:危害叶片,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射1:1:120波尔多液,每7-10天1次,连续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