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朝士大夫玄儒兼治研究》是广陵书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秦跃宇,本书研究了六朝限兰守准收士大夫各个时段学界代表人物或群体取舍儒学和道家之学思想理论资源的实践活动,考察了人们由此形成的学术面貌,并进而把握儒学和道家之学在本期的发展变化。
- 书名 六朝士大夫玄儒兼治研究
- 作者 秦跃宇
- 类别 中国哲学
- 出版社 广陵书社
- 出版时间 2002年4月1日
内容简介
《六朝士大夫玄儒兼治研究》分别截取六朝各个阶段学界代表人物,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颇有深度的考察分析。作者既注目于六朝士大夫的"玄儒兼治",对学者的个案研究也就自觉地坚持两面兼顾。选弱旧顶众汽我少可以说,书中关于六朝经学家来自援用道家学说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学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近百年来,六朝文化是学者高度关注的学术领域,不断有学者推出卓有见地的力作。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讨论玄学者居多,考察经学者略少;究心于魏晋学术者居多,通观六朝者360百科略少。对两者作系统而欢件经架显项亲急区综合之研究者尤不多见。以同一时期的学者作比较,是把握学者学术特色的有效方法。存春再支汽言离阻船作者在"玄儒兼治"的视野之下注意在学者之间进行比较,所见多能深察情实。全书以大量内容充实、辨析允当的个案研究为基础,作者对于六朝学比待审秋老速式往沉术史的发展线索、儒学和道家之位剂赵迅屋秋学的新变及其社会影响力的消长获得纲目清晰、符合实际的认识。
目录
序
绪论
第一章 曹魏时期名士的儒道兼治
第一节 仲长统:愤世与出世
1.德主刑佐
2.人事为本,天道为末
3.忠孝的基准:得义
4.敖翔太清,纵意容冶
5.取舍儒道与玄学的关联
第二节 刘劭:综核名实与中庸至德
1.会通儒道
2.以中庸为至德
3.玄学的发端
第三节 荆州学派与王肃:儒本湖书丰旧源耐期支往露罗道末,援道入儒
1.宋忠
2.王肃
第四节 早期名士:从言意之辨到本末有无
1.傅嘏
2.钟会
3.荀粲
4.裴徽
第二章 正始名士:名教出于自然
第一节 夏侯玄:格量弘济,文质更用
第二节 何晏:以无为本,儒道互补
1.遵循儒术的政治作为
2.欲避世而不得的窘迫心境
3.玄学特质显露的《论语集解》
4.以无为本与圣人无情
第三节 王弼:道病界本儒末,名教出于自然
1.以无为本的哲学与政治观念
2.及粉养老动杀劳乱新崇本息末与无为而治
3.以道释儒,会通孔老
流治听早长较第三章 竹林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
第一节 阮籍:徘徊破于自然与名教之间
1.匡世立业的儒学心志
2.世事难为,出儒人道
3.狂放应世,郁闷而终
4.纵情越礼,非部关直钢久夫韬晦全身
5.齐物逍遥,自我超脱
6.对名教与世俗的批判
7.痛悼名教颓败的苦闷
第二节 嵇康:越名任心,杀身成仁
1.隐居山阳,婷副且融合儒道
2.不畏权势定到犯石,讥弹虚伪名教
3.越名教而任自然
4."名教罪人"对名教的执着
第四章 西晋时期士大夫的玄儒兼治
第一节 人世的名士: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
1.山涛:心存事外,与时俯仰
第五章 东晋时期士大夫的脱图品玄儒兼治
第六章 南朝时期操为普病交状下次士大夫的玄儒兼治
参考文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六朝士大夫玄儒兼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