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面厮觑,汉语成语,拼音是miàn miàn sī qù,意思是相视无言,形容因紧张或惊惧而束手无策之状。出自《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 中文名 面面厮觑
- 外文名 Being at a loss what to do
- 拼音 miàn miàn sī qù
- 注音 ㄇㄧㄢˋ ㄇㄧㄢˋ ㄙ ㄑㄩˋ
-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成语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宁]到家中问丈人丈母,两个面面厮觑。"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惊慌的来自表情,互相望着发愣。
称命只张同推岁 示例
明·施耐庵之垂不矛基条严《水浒传》第三十一回:两个入进楼中,见三个尸首,横在血泊里,惊得面面厮觑,做声不得。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
明 施耐庵 《水浒传》一百四回载致选角充亚:二人都面面厮觑,错愕相顾,都想道:"曾会过来。"
明 冯梦龙 《警世通言》第十四卷:吴教授正在那里面面厮觑,做声不得,只见一个癞道人,看着吴教授道:"观公妖气太重,我与你早早断除,免致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