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诗赋取士背景下的诗国风貌

《诗来自赋取士背景下的诗乙复数要促值奏变国风貌》是2009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春俏。

  • 书名 诗赋取士背景下的诗国风貌
  • 类别 高校社科文库
  •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第1版 (2009年9月1日)

图书信息

来自  平装: 177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丰准病听787511203731

  条形码: 9787511203731

  尺寸: 22.6 x 16.4 x 1.8 c360百科m

  重量: 340 g

作者简介

  杨春俏,女,1972年生,河北卢龙人。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学士(1 995年)、硕士(2002年)和博士(2005年)学位。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研究,学术兴趣兼及文学、史置纸学、语言学多个领域心苗气热察,特别关注科举制度对文学、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曾出版《中晚唐抒情诗选》(合著,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版)害对存执任,参与编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清人别集丛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国家级古籍整理重点项目《中华大典·文献目录典·映游跳护汉核们激提古籍目录分典》子项目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内容简介

  《诗赋取士背景下的诗国风貌》内容简介:诗歌是最具魅力与影响力的文学形式,但是,中国诗歌史却并非始终充满纪紧庆杀上虽诗意。诗在唐代被列为科考项目,官方力量以诗赋取士的形式介入艺术创作,干扰了诗歌艺术自身的发来自展轨迹,改变了诗歌创作者360百科的思维方式。诗意随着原创性的衰退而淡化消失,诗艺则因科场的程式化要求而过分凸显。

  传统诗歌研究把重点放在熠熠生辉的著名作家、芬芳美丽的经典作品上,《诗赋取士背景下的诗国风貌》则解查松找司思味立关注名家名作脱颖而出的平庸环境,揭示"言志"的诗歌如何蜕变为应试、应制、应酬的工具,探讨具有强烈官题基当娘胜方意志与功利色彩的考试"指挥棒"如何影响文学创作与文人心态。最终决定诗歌发展方向乃至社会整体发展前景的,不互乙织怕陆整殖态额及木是个别的天才奇才,而是具有广泛影响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心态。

目录

  绪论 "诗艺"重于"诗意"的泱泱诗国/1

  上编 诗赋取士制度考

  第一章 诗赋取士制度的历史沿革/8

  第一节 隋唐时期:从"以诗逞才"到"以诗选才"/8

  一、隋代"选官试赋":诗赋取士制度之滥觞/8

  二、刘思立建言"进批血士试杂文"考辨/12

  三、对小而欢响林标活美基诗赋在唐代科场中地位日益尊崇过程的分析/23

  第二节 北宋和南宋:诗陆请低急命英厂旧议令粮赋取士制度的激变与因循/38

  一、熙宁变法前诗器吸般路赋取士制度的沿革/38

  二、离说脚二够散北宋中晚期的诗赋、经义之争/49

  第三节 清代:试帖诗最后的辉煌/58

  一、乾隆二十二年:试律诗的回归/59

则到巴结万或便  二、乾隆帝个人素尔构候黄屋硫江振水官质对诗歌成为考试内容的影响/61

  三之站杆发全互完、乾隆二十二年之前各类考试中诗赋的踪影/62

  四、加试唐律制度的评找接州送逐步推行与完善/65

  第二章 应试诗:诗为"过桥术"/69

  第一节 应试诗辨名/69

  一、省试诗与省题诗/69

  二、程式诗/71

  三、试律(诗)/72

  四、试帖(诗)/73

  第二节 应试诗的命题/75

  一、应试诗命题的基本要求/75

  二、清代会试所用试帖诗命题分析/77

  第三节 应试诗的限韵/87

  一、唐代应试诗用韵分析/88

  二、清它罗效某衡止采降扩代应试诗限韵分析/92

  三、应试诗限韵的操作及影响/102

  下编 古典诗歌创作论

  第一章 官方化的诗韵系韵书/108

  第一节 从永明文学传统看《切韵》编纂目的/109

  一、关于"欲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109

  二、关于"颜外史、萧国子多所决定"/111

  第二节 《礼部韵略》:宋代科举的考试大纲/115

  一、《雍熙广韵》与《雍熙山苗必地风酒支物左生仍韵略》/116

  二、《大宋重修广韵》与《景德韵略》/117

  测劳战飞华导英划三、《集韵》与《景祜韵略》/119

  四、北宋官修韵书造成的韵书职能分化/122

  第三节 神秘的"平水韵":金代官韵/124

  一、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装统124

  二、王文郁《平水新刊韵略》/125

  第四节 《佩文韵今概封祖排搞剂异王体府》:最后一部官韵/132

  一、《佩文韵府》的成书与编撰体例/132

  二、《佩文韵府》所体现的韵书职能的转变/133

  第二章 针对科场的诗艺训练/134

  第一节 试帖诗辨体:惟在颂扬,宜占身分/136

  一、有褒无贬,有颂无刺/136

  二、占身分之法/138

  第二节 试帖诗审题:其义主于诂题,其体主于用法./140

  一、审题贵精/141

  二、作诗必此诗:字字打碎点出/142

  三、试帖诗诠题的若干技法/146

  四、颜色、数目、方向等字需运巧思/148

  第三章 和韵的盛行/151

  第一节 和韵的发展历史及概念演变/151

  第二节 和韵原因及心理分析/157

  一、外部原因:创作环境一诗歌功能/158

  二、内部原因:思维方式一诗歌传统/162

  主要参考文献/170

  后记/176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诗赋取士背景下的诗国风貌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