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西山晴雪(燕京八景之一西山雪景)

西山晴雪(燕京八景之一西山雪景)

西山晴雪(燕京八景之一西山雪景)

西山晴雪(the Sunny Western Hills after Snow),燕京八景之一。西山晴雪主要泛指西山雪景,北京西北郊的西山山脉素称“神京右臂”,早在金代,就有西山积雪之说。

西山是指北京西郊连绵山脉的总称,是太行山的一支余脉。所说的雪景亦泛指此一带。香山是这一带典型的山峰,故乾隆把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山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西山晴雪
  • 外文名称:the Sunny Western Hills after Snow
  • 地理位置:北京西北郊
  • 从属:燕京八景
  • 产生时间:金代明昌间

发展历史

据说,某一日,金章宗西山观雪归来,御驾回京,至紫禁城之内,登皇舆,扶銮驾,才欲下辇,忽一抬首,即见正当雪后天晴,遂正龙身,举圣目,以掌管江山社稷之手,慢遮龙目远望西山。但见山峦玉列,峰岭琼联,旭日照辉,红霞映雪,青石玉琼,一派银装素裹,倍极壮丽。龙心大悦,轻启龙唇,随口说道:“西山御屏江山固,积雪润泽社稷兴。”群臣附会,众口吹捧。更有善鼓譟者,就将此概括为“西山积雪”在宫内外散播。也是这评价比较贴切,遂流行为共识,“西山积雪”就开了香山冬景的讚誉先河。
西山晴雪介绍西山晴雪介绍
初名“西山积雪”,元时改为“西山晴雪”。明时又改称“西山霁雪”。清乾隆时又恢复使用了元时名称。景碑现仍立于香山公园内半山亭北、朝阳洞山道右侧。 每当冬雪初霁,自山下仰望群山,或自山上俯视平原,琼树瑶峰,空阔无际,极为开朗。香山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说,“西山晴雪”的碑仍完好立于原处,但由于西山的古松柏长得非常茂密,游客很难找到石碑。为此,公园管理处特意设立了一些指示牌,为游客指路,近几年,北京下雪的次数有所减少,但游客对“西山晴雪”还是情有独钟。雪后西山常有不少慕名观光者。
西山风景优美,唐、宋以来已成为寺院荟萃之地,金代有名的西山八院,就是在金代开闢的园林。“西山积雪”就是当时西山雪后着名景观。据史载,早在八百多年前,金世宗就曾在香山一带建造大永安寺,还兴建行宫。后来他的嫡孙,直接继承他的皇位的章宗完颜璟,又在此地相继构筑了祭星台、会景楼等建筑,说这里是章宗定西山积雪的景点,似属无可非议。可以想像,每当雪后初晴,从这里凭高临远,但见山峦玉列,峰岭琼联,旭日照辉,一派红装素裹,倍极壮丽,应该说,“晴雪”要比“积雪”更富有诗情画意。
元代着名书法家鲜于枢之子鲜于必仁曾有燕京八景诗,其中《西山晴雪》中描写道:“玉嵯峨、高耸神京,峭壁排银,叠石飞琼。地展雄藩,天开图画,户列围屏。分曙色流云有影,冻晴光老树无声。醉眼空惊,樵子归来,蓑笠青青”。
明代,西山晴雪又改为西山霁雪。明永乐初为翰林院侍讲的邹缉《西山霁雪》诗描写的“西山遥望起岧峣,坐看千峰积雪消。素采分林明晓日,寒光出壑映晴霄。断崖稍见游麘迹,深谷仍迷野客樵。应日阳和气回早,登临未惜马蹄遥”。可以想像到,大雪初霁,凝华积素,千岩万壑,宛然图画的美好景色。
清代,乾隆十年(1745年)开始在香山大兴土木,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名静宜园。园内不仅有许多历史上着名的古剎和人文景观,而且还具有深邃幽静的山林野趣,保持着浓郁的自然生态环境,乾隆来到静宜园看后写了《西山晴雪》诗,将“西山霁雪”改为“西山晴雪”,诗中写道:“银屏重叠湛虚明,朗朗峰头对帝京。万壑晶光迎晓日,乾林琼屑映朝晴。寒凝涧口泉犹冻,冷逼枝头鸟不鸣。祗有山僧颇自在,竹炉茗椀伴高清。”也许是乾隆认为自己写得很美,或是想对燕京八景再称颂一番。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依西山晴雪诗叠旧韵赋诗:“久曾胜迹纪春明,叠嶂嶙峋信莫京。刚喜应时沾快雪,便教佳景入新晴。寒村烟动依林袅,古寺钟清隔院鸣。新傍香山构精舍,好收积玉煮三清”。将诗刻在“西山晴雪”碑上,立在香山山腰半山亭北,朝阳洞登山道右侧。
香山的景色,一年四季各臻其妙。春夏之交,晴云碧树,花气鸟声,特别是香山西南坡一带,云蒸霞蔚如锦似绣,每遇阴雨季节,山林间云雾飘渺,朦朦胧胧;特别是冬季的雪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绵延无际的峰峦,“西山晴雪”更是名不虚传。香山雪景固然很美,但是近年来,北京降雪不多,美丽雪景很少出现,别说外宾不易赏到,就连市民也难得一见雪后西山,声誉渐薄。而香山的良辰美景,由香山红叶所取代。秋季丹黄朱翠红色炫彩,黄栌红叶层林尽染,成为市民观赏的好地方。

主要景点

燕京八景是老北京着名的八处景点,又称“燕山八景”或“燕台八景”等,产生于金代明昌间,而后代文人纷纷题诗,遂名闻遐迩。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帝弘曆御定八景为: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当时均刻石立碑并有小序、诗文。燕京八景的出现,对于后来的风景点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之后,无论“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靡不有八景诗矣”。
燕京八景始于金代, 北京地域自辽代始称“燕京”。贞元元年(1153年),金代第四任天子完颜亮由东北地域的上京会宁府****至燕京,定名燕京为中都大兴府。燕京至今仍是北京的别称。
金代天子是祖居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族,他们仍然嚮往着春水秋山游牧射猎于莽原荒原的生存,不风俗金中都夏日的暑热,因此在金中都周边建设了大量的离宫别馆。金中都西部的西山和北部的燕山,都是太行山的余脉,此中香山位置最靠近城区,嗜好游山玩水的金代第五任天子金世宗,于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在香山建设了皇家行宫和大永安寺。金代第六任天子金章宗更是嗜好游山玩水,他时常在香山避暑和游猎,又在香山建设了会景楼、祭星台等处楼台。相传金章宗在香山大永安寺南侧憩息时,梦见射出的箭落地之处有泉水涌出,醒来命人依照梦乡发掘,果真掘得两眼清泉,因此定名为“梦感泉”,便是如今双清别墅相近的“双清泉”。
金章宗还将金中都的八处景观定名为“燕京八景”,此中北海的“琼岛春阴”是春光,居庸关的“居庸叠翠”是夏景,中海的“太液金风抽丰”是秋景,香山的“西山晴雪”是冬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西山晴雪(燕京八景之一西山雪景)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