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北京市属重点大学,是一所已有50余年建校历史,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专业比较齐全、优势较为突出,法、文、理、工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学科财经类大学。校园占地总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36.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00万余册,拥有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
- 创建:1984年
- 外文期刊:2000多种
- 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
大学简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50多年来,学校以培养“崇德尚能,经世济民”之才为己任,现已发展成为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科性财经类大学。
劳动经济学获批国家级重点学科,併入选教育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套用经济学、统计学获批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学校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双语教学示範课程3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学校简介
学校现有工商管理等15个院系,28个全日制本科专业,10个全日制专科专业,2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在籍学生总数20000余人。形成了包括博士、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专科生,外国留学生,在内的完整的办学体系。
华侨学院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直属学院。在上级主管部门和海内外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学院拥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校容校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原燕京华侨职业学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西南三环附近,是南城高校文化区的腹地,地处中关村高科技园丰台园区内,交通便利,文化环境优越。学院的现代化教学楼四万平方米,拥有计算机中心、图书馆、语音视听中心、多媒体实验室、电化教学中心、大礼堂、学术报告厅、多媒体宽频信息网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并建有大型餐饮服务中心、多功能厅等现代化后勤设施,为教学和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历史沿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创建于2005年,学校前身可以追溯至1984年的燕京华侨大学,2004升格为燕京华侨职业学院(民办大学),2005年11併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成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二级学院)。
办学特色
以人为本、务实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使华侨学院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态。学院遵照“源于华侨,服务侨界,面向社会,为现代化建设和科教兴国做贡献”的办学宗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国际型、複合型、套用型人才。在专业设定上以社会需要和就业市场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在确保学生完成规定的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多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服务,学生能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了毕业后的就业能力。
管理服务
学院秉承“严谨治教,精心育人”的办学传统,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学生教育管理作为系统工程,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院精神文明领导小组、学生处、公寓管理委员会、学生“自管会”、团委、学生会、班主任和各班班委、团支部形成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网路,并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保证思想教育工作经常、及时、深入地进行。严格管理、真情关爱,注重激励、引导学生增强自立、自强、自制的能力,培育优良的班风、学风、教风、校风,最佳化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
学院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还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志趣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学期都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适应学生髮展多种志趣爱好的需求,为他们展示多方面的才能搭建平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道德情操。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演讲比赛、徵文比赛、辩论赛和舞蹈团、合唱团、计算机协会等社团活动,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能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并具备参与社会竞争能力的合格人才。
院分团委
华侨学院共青团组织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团委的领导下,本着服务同学的宗旨,依照“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工作準则,努力进取,开拓创新,作为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党联繫广大团员青年的桥樑和纽带,其主要职责如下:负责全院团员的管理以及发展新团员,壮大团组织等工作,促进校团委布置的各项工作的开展等。
学生共青团组织设书记一名,副书记两名,其中一位为学生副书记,干事若干名。共青团组织书记、副书记由辅导员老师担任,全面主持各项日常工作的开展;学生副书记与部长从学生中选举,协助书记开展各项工作,并指导、协助下属组织部、宣传部及新闻部开展活动,其中组织部主要负责共青团组织与思想建设,组织各团支部民主评议等工作;宣传部主要负责对内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学校各项措施,对外宣传我院学生的精神风貌及学生工作,配合其他部门搞好每次活动的海报、展板等的製作;新闻部负责共青团组织各项活动开展的追蹤、报导。共青团组织以各班为单位下设团支部,各班团支部服从学院共青团组织的领导,配合共青团组织开展各项工作。
共青团组织的任务
1. 对团员和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他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他们学好本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的理论与现代知识武装大脑。
2. 带领、组织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完成校团委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3. 创造性的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团员青年素质的全面提高适应时代的要求。
4. 领导、组织,协助好本院学生会的各项工作,使其真正成为同学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机构。
5. 领导、督促,检查各团支部的工作情况,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使各团支部真正成为各班的政治核心,真正发挥模範先锋作用,战斗堡垒作用,桥樑纽带作用。
6. 负责全院学生干部的培养,考核工作;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员(干部)的评比工作;“推优入党”工作
新的历史时期,华侨学院共青团组织要把全院团员青年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在党的要求和青年需求结合上寻找工作的着力点,提高思想认识,健全工作机制,夯实育人基础,努力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全面成才服务。华侨学院共青团组织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出发,注重团结团员意识教育,紧密围绕学校的党政中心工作,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以实践为途径,以创新为重点,以培养团员青年素质为目标,卓有成效地开展学生工作。在校党委、团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共青团组织将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心同得、团结拼搏,用青春得智慧和汗水谱写华侨学院共青团组织工作的新篇章。
学生会
学生会是学生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及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学生会工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长期以来,华侨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学生工作,在过去的几年里,在学生会工作中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本实现了学生会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并在向学习型、研究型学生会的转变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一、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学生会建设的首要任务
学生干部是学生会工作中决定因素。学生干部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会工作的成败,因此要高度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使广大学生干部在能力上、思想上、作风上都能适应学生会工作的要求,能够真正起到引领广大学生的作用。
华侨学院学生会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上一直坚持能力和思想并重的原则,特别突出了学生干部的思想素质;在班子搭配上注意性别及性格搭配,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安排适当职位,做到人尽其才。通过举办学院级大型晚会,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了解,加强团结,提升学生干部的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在日常工作中,教育广大学生干部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正心正身,单纯地成长。
二、 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和谐促团结,和谐出效率。华侨学院学生会一直把建设和谐学生会作为学生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工作中实行人性化管理,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学生会就是一个大家庭,学生会主席担当着“家长”的角色,主席要适时地解决好各种“家庭事务”,既要对“家庭”发展作全局规划,统筹安排,又要对“家庭”成员的关係进行协调。建立了干部例会,和周末交流活动等一系列交流机制,加强了学生会干部间的交流,营造了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
三、 高度重视学生会内部制度建设
学生会的内部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完善的学生会内部制度有利于工作的制度化、规範化,有利于增强学生会组织的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学生会的自我管理能力。
华侨学院学生会重视学生会的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了学生干部聘任制度,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奖惩、财务、档案管理及活动申报制度,改革了学生会会议制度,定义副部长级以上会议,明确副职定位,促进部门内部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四、 学生会要坚持创新的工作理念
创新是学生会工作的灵魂。学生会要坚持创新理念,积极培养学生干部的创新意识,实现工作内容和思想上的创新。要实现学生工作的创新,就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制定每年的工作计画时要突出创新点,做到学生工作常做常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会工作更具吸引力。华侨学院在近几年的学生会工作中把社会实践、心理教育、文化活动作为工作的创新点,突出了学生工作特色,激发了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 学生会工作要牢牢把握学院的特色
特色是一个团队进步的基石,只有立足自身特色并使之有效地发挥,才能保持工作的生命力。华侨学院学生会工作中一直坚持自己的专业特色,积极推动打造华侨学院品牌化初期战略。在活动策划及组织过程中,以专业为依託,以文体活动为突破口,发挥学院优势,加强校际联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志愿者服务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志愿者服务团华侨学院分团成立于2005年10月,是隶属学院分团委之下的公益组织。本着“以己之志,成他人之愿”的精神,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华侨学院志愿者分团,作为首经贸志愿者服务团的一个重要分支,担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志愿者工作。所开展的活动都是本着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宗旨开展的,并且都得到了学校团委领导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