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6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6》特点:一是科技资源持续增加。2006年全社会R&D总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1.42%,中央和地方政府科技拨款稳步增加,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稳步增长,R&D人员达到150.2万人年,仅次于美国;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国科技论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总数已居世界前列,特别是SCI收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6
-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页数:293页
- 开本:16
-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出版日期:2008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2358723
内容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6》是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实施《规划纲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胜利召开
二、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
第二节 “十一五”科技发展总体布局
一、《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二、调整国家科技计画
第三节 科技发展重大进展。
一、科技资源持续增加
二、科技创新能力显着提高
三、技术交易和高技术产业化发展迅猛
四、科技工作稳步推进
第二章 国家科技计画体系
第一节 国家科技计画体系总体部署
一、基本框架
二、国家科技计画与《规划纲要》的关係
第二节 科技重大专项
一、总体部署
二、组织管理
第三节 国家基础研究计画
一、总体思路
二、发展目标
三、总体布局
四、战略重点
第四节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画
一、总体思路
二、发展目标
三、总体布局
四、战略重点
第五节 国家科技支撑计画
一、总体思路
二、发展目标
三、总体布局
四、战略重点
第六节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一、总体思路
二、发展目标
三、战略重点
第七节 政策引导类计画和专项
一、星火
二、火炬
三、技术创新引导工程
四、新产品
五、可持续发展
六、软科学
七、其他政策性工作和专项
第三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制度建设
第一节 科技法律法规
第二节 《规划纲要》配套政策与实施细则
一、《配套政策》
二、《配套政策》实施细则
第三节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二、转制院所创新能力建设
第四节 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
一、高等学校
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三、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
第五节 军民两用技术创新体系
一、军民结合的国防创新体系
二、军民结合的国防科技工业
第六节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一、生产力促进中心
二、技术市场
三、科技企业孵化器
……
第六章 科技条件建设
第七章 基础研究
第八章 前沿技术
第九章 农村科技进步
第十章 製造业科技进步
第十一章 能源、资源、环境科技进步
第十二章 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
第十三章 高技术产业与高新区发展
第十四章 区域科技发展与地方科技工作
第十五章 国际科技合作
第十六章 科普事业
附录 主要科技指标
第一节 实施《规划纲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胜利召开
二、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
第二节 “十一五”科技发展总体布局
一、《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二、调整国家科技计画
第三节 科技发展重大进展。
一、科技资源持续增加
二、科技创新能力显着提高
三、技术交易和高技术产业化发展迅猛
四、科技工作稳步推进
第二章 国家科技计画体系
第一节 国家科技计画体系总体部署
一、基本框架
二、国家科技计画与《规划纲要》的关係
第二节 科技重大专项
一、总体部署
二、组织管理
第三节 国家基础研究计画
一、总体思路
二、发展目标
三、总体布局
四、战略重点
第四节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画
一、总体思路
二、发展目标
三、总体布局
四、战略重点
第五节 国家科技支撑计画
一、总体思路
二、发展目标
三、总体布局
四、战略重点
第六节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一、总体思路
二、发展目标
三、战略重点
第七节 政策引导类计画和专项
一、星火
二、火炬
三、技术创新引导工程
四、新产品
五、可持续发展
六、软科学
七、其他政策性工作和专项
第三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制度建设
第一节 科技法律法规
第二节 《规划纲要》配套政策与实施细则
一、《配套政策》
二、《配套政策》实施细则
第三节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二、转制院所创新能力建设
第四节 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
一、高等学校
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三、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
第五节 军民两用技术创新体系
一、军民结合的国防创新体系
二、军民结合的国防科技工业
第六节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一、生产力促进中心
二、技术市场
三、科技企业孵化器
……
第六章 科技条件建设
第七章 基础研究
第八章 前沿技术
第九章 农村科技进步
第十章 製造业科技进步
第十一章 能源、资源、环境科技进步
第十二章 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
第十三章 高技术产业与高新区发展
第十四章 区域科技发展与地方科技工作
第十五章 国际科技合作
第十六章 科普事业
附录 主要科技指标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