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酒之魂
《葡萄酒之魂》讲述了澳大利亚第一大家族酒庄联盟的传奇故事。澳大利亚第一大家族酒庄联盟,是在2009年发布的,由12个经历了几代发展的家族经营的葡萄酒庄组成。这个成为“第一大联盟”的酒庄联合体,代表了澳大利亚17个知名葡萄酒产区,总计有48代的酿酒师。组建澳大利亚第一大家族酒庄联盟的目的,是通过聚焦区域和地标性葡萄园,展示一系列最具代表性和丰富多样性的澳大利亚最佳葡萄酒。这个集体致力于向全球的消费者,零售商,餐馆和葡萄酒行业,介绍澳大利亚葡萄酒的真正特色,及其背后独特的人文和精神。澳大利亚第一大家族酒庄联盟的首届成员包括布朗兄弟酒庄、凯贝尔酒庄、达伦堡酒庄、德伯特里酒业、亨施克酒庄、沃华德帕克酒庄、吉姆巴利酒业、迈克威廉酒庄、拓比尔克酒庄、泰勒丝酒庄、天瑞酒业和御兰堡酒庄。
基本介绍
- 外文名:Heart & Soul•Australia's First Famlies of Wine
- 书名:葡萄酒之魂
- 作者:格兰姆•洛夫茨 (Graeme Lofts)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页数:339页
- 开本:16
- 品牌: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 译者:徐国荣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6057134
内容简介
《葡萄酒之魂》编辑推荐: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澳大利亚葡萄园传统上都由家族看护管理。他们培育自己的葡萄园,获取好收成,不时地排除万难。他们对于“每一寸土地的激情”——他们的心血和灵魂——被一代又一代传承,您可以在他们的佳酿中品尝到。《葡萄酒之魂》中葡萄酒家族都有这们一个共同信念,就是要精心培育土地,使得它们到下一代手里的时候完好如初,甚至更好。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土地的守护人,并心心把这个传统发扬下去
作者简介
作者:(澳大利亚)格兰姆·洛夫茨 译者:徐国荣 顾蔚
格兰姆·洛夫茨(Graeme Lofts),一位多产作家,出版有25本书籍。格兰姆自大学时代起就培养了对葡萄酒的兴趣,而他对葡萄酒的真正迷恋始于一次到维多利亚州内加比的拓比尔克城堡(就是现在的拓比尔克酒庄)的探访。自那以后,他成了一名酒窖门店的常客,在澳大利亚各地旅行,品尝享受美酒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故事。格兰姆也是澳大利亚葡萄酒行业协会维州分会的一名活跃成员。该组织成立于50多年前,在当时整个澳大利亚消费者对葡萄酒或酿酒学科和艺术知之甚少的情况下,为持牌零售店,餐馆业主,葡萄酒侍者等等提供葡萄酒方面的信息。
格兰姆·洛夫茨(Graeme Lofts),一位多产作家,出版有25本书籍。格兰姆自大学时代起就培养了对葡萄酒的兴趣,而他对葡萄酒的真正迷恋始于一次到维多利亚州内加比的拓比尔克城堡(就是现在的拓比尔克酒庄)的探访。自那以后,他成了一名酒窖门店的常客,在澳大利亚各地旅行,品尝享受美酒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故事。格兰姆也是澳大利亚葡萄酒行业协会维州分会的一名活跃成员。该组织成立于50多年前,在当时整个澳大利亚消费者对葡萄酒或酿酒学科和艺术知之甚少的情况下,为持牌零售店,餐馆业主,葡萄酒侍者等等提供葡萄酒方面的信息。
图书目录
澳大利亚第一大家族酒庄联盟(AFFW)的创建
序一
序二
序三
第1章:御兰堡酒庄(Yalumba)
披荆斩棘
第2章:天瑞酒业(Tyrrell's Wines)
瑰丽的痴迷
第3章:拓比尔克酒庄(Tahbilk)
无价的遗产
第4章:亨施克酒庄(Henschke)
伊顿谷的花园
第5章:坎贝尔酒庄(Campbells)
酒融于血
第6章:迈克威廉酒庄(McWilliam's)
晨曦
第7章:布朗兄弟酒庄(Brown Brothers)
庆祝多样性
第8章:达伦堡酒庄(d'Arenberg)
致命的严肃和乐趣 — 85 —
第9章:德·伯特里酒业(De Bortoli Wines)
拉塔沃拉隆加——长条餐桌
第10章:吉姆·巴利酒业(Jim Barry Wines)
比生命更久远
第11章:泰勒丝酒庄(Taylors)
韦克菲尔德河畔上的明珠
第12章:沃华德·帕克酒庄(Howard Park)
后起之秀
结语
术语
感谢
译者致谢
着作权所有
序一
序二
序三
第1章:御兰堡酒庄(Yalumba)
披荆斩棘
第2章:天瑞酒业(Tyrrell's Wines)
瑰丽的痴迷
第3章:拓比尔克酒庄(Tahbilk)
无价的遗产
第4章:亨施克酒庄(Henschke)
伊顿谷的花园
第5章:坎贝尔酒庄(Campbells)
酒融于血
第6章:迈克威廉酒庄(McWilliam's)
晨曦
第7章:布朗兄弟酒庄(Brown Brothers)
庆祝多样性
第8章:达伦堡酒庄(d'Arenberg)
致命的严肃和乐趣 — 85 —
第9章:德·伯特里酒业(De Bortoli Wines)
拉塔沃拉隆加——长条餐桌
第10章:吉姆·巴利酒业(Jim Barry Wines)
比生命更久远
第11章:泰勒丝酒庄(Taylors)
韦克菲尔德河畔上的明珠
第12章:沃华德·帕克酒庄(Howard Park)
后起之秀
结语
术语
感谢
译者致谢
着作权所有
后记
若不是我的妻子黛安娜·洛夫茨一直不断地给予耐心的鼓励和支持,这本书将不可能完成。
我也要感谢AFFW的所有12个成员,他们提供了我写作这本书的机会,并让我可以获取到他们的已有出版物和档案。同时我还要感谢所有的家庭成员们,他们百忙中抽时间向我讲述他们的故事。这些家庭是——布朗家族、凯贝尔家族、奥斯本家族、德·伯特里家族、亨施克家族、布奇家族、巴利家族、迈克威廉家族、普布里克家族和泰勒家族以及希尔·史密斯家族,我认为他们是真正鼓舞人心的、活生生的传奇。我还想特别感谢AFFW的首任主席阿里斯特·普布里克,感谢他在我写作过程中不断的鼓励和支持。
我要感谢威力出版社的很多工作人员,尤其是Katherine Drew,她分享了我写作这本书的热情,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支持;编辑Kate Romaniotis帮助做了许多改进建议,以及Elizabeth Whiley,提供了很多精彩的图片,为本书增添了活力。
我也要感谢AFFW的所有12个成员,他们提供了我写作这本书的机会,并让我可以获取到他们的已有出版物和档案。同时我还要感谢所有的家庭成员们,他们百忙中抽时间向我讲述他们的故事。这些家庭是——布朗家族、凯贝尔家族、奥斯本家族、德·伯特里家族、亨施克家族、布奇家族、巴利家族、迈克威廉家族、普布里克家族和泰勒家族以及希尔·史密斯家族,我认为他们是真正鼓舞人心的、活生生的传奇。我还想特别感谢AFFW的首任主席阿里斯特·普布里克,感谢他在我写作过程中不断的鼓励和支持。
我要感谢威力出版社的很多工作人员,尤其是Katherine Drew,她分享了我写作这本书的热情,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支持;编辑Kate Romaniotis帮助做了许多改进建议,以及Elizabeth Whiley,提供了很多精彩的图片,为本书增添了活力。
序言
接到给本书的中文译本润色和写序的邀请时,我正在为一部关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淘金的纪录片撰稿,很自然就比较了两种“淘金态度”。澳洲200多年的历史中,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转折点是19世纪中叶的淘金时期。当时大量的中国大陆广东、福建一带的华人前来澳洲,许多在美洲挖金矿的华人也转道来澳洲,他们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的金矿称之为“新金山”,以前被华人称作“金山”的加利福尼亚从此改名为“旧”金山。每个“新金山”矿区都有华人矿工,五十年代初达到几万之众。华人不仅是早期开採澳洲金矿的族裔之一,而且在不少矿区是最大的族群。1857年,仅从澳洲银行的可查记录就有205,464盎司的黄金寄回中国。但是澳洲的金矿热很快就结束了,第一个华人矿工1851年来维多利亚,1862年就有近三万人离开澳洲。在澳洲发现金矿前几十年,有不少欧洲人来移民,他们主要是农畜牧业,1850年发现金矿前,澳洲已经有了商业性质的葡萄园,淘金潮鼎沸时,本书中的大部分葡萄酒庄园主人仍然坚持种葡萄酿酒,我们偶尔会在本书中读到其中有几个人去金矿试过一下运气,但很快就回到庄园,葡萄酒才是他们最大的金矿。澳大利亚最着名的葡萄酒作家James Halliday说,澳洲能从温饱型的农业社会向成熟、富裕、多元文化转变,葡萄酒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想除了当时他们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之外,还有一种和葡萄酒紧密相关的文化。
葡萄酒是有文化的,正如球类中的高尔夫一样。2012年6月,我和中国的50多个葡萄酒进口商一起去维多利亚州的雅拉谷葡萄产区参观,几十辆车排成长龙,可谓浩浩蕩蕩。我们参观雅拉河谷、葡萄园、酿酒厂、酒窖、销售部直至品尝原酒与成品酒,但是我不认为能快速帮助参观者学到文化,我们只看到商业性的一面,看到一桶桶储藏液、一支支瓶装物及一整条生产流水线。葡萄酒文化其实是很难通过学习、参观去领会的,它是有年份的,需要长久的沉澱,是一种揉进了精神文明的历史,正如本书的英文名称——heat & soul(心与魂)所象徵的。
读这本书是要有耐心的,“澳大利亚酒庄第一大家庭”共有12个家族,几代人都挤在一本书里,读起来不免有点琐碎庞杂,粗看如人物历史、植物知识的教课书流水账。但使这些散碎的故事文字有了意义的是几代人的坚持和操守,读来令人佩服。血液的遗传繁衍了生命,精神才真正可以传承文化。读这样的书是有助于品尝葡萄酒的,我一再关照自己不要象喝啤酒一样,一仰脖子,喉咙里发出咕咚声;我提醒自己不能跳页、跳行、跳字,提醒自己不要浮躁,注意细节,捕捉亮点,一如我们刚开始学习打高尔夫,品尝葡萄酒。
中国人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而本书中的许多庄园主已经五、六代了,他们的祖先是普通劳动者,今天,他们的晚辈也不算是贵族,他们热爱自然,勇于创造,坚持理想。他们高雅大气,不仅仅是越做越强,而且还强强联手,12个酒庄共同成立了全国範围的联盟。全球化加速了工业生产,而葡萄酒因为土壤、地域、气候、品种、酿造技术、工艺手段、家族历史、调酒师品味等许多特色而成为天然的抗衡者,其特殊性和多样性是其最后的生存法宝。仔细读完此书的中国人明白:如此浓郁的葡萄酒文化里,是断不会发生假冒伪劣和“三鹿奶粉”的。中国读者可能会思考一个问题:为什幺在澳大利亚的家族企业成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的核心和灵魂的同时,我们中国家族、民营食品企业却在社会上信任度低,逐渐被大垄断寡头藉口“食品安全”等因素而排挤出局?读完了,也许就明白了。
中国人消费葡萄酒数量急剧上升,澳洲的葡萄酒十分受欢迎。每年输入中国的葡萄酒数量约百分之三十递增,我看到一家销售商第二年扩大了九倍!澳洲葡萄酒协会已经决定在中国的大城市设立办事处,推广澳洲葡萄酒。我呢,和本书的译者徐国荣、顾蔚一样,希望通过阅读本书的葡萄酒爱好者们去影响中国的食品工业,让澳洲葡萄酒文化中的精粹早日被中国人接受。
葡萄酒是有文化的,正如球类中的高尔夫一样。2012年6月,我和中国的50多个葡萄酒进口商一起去维多利亚州的雅拉谷葡萄产区参观,几十辆车排成长龙,可谓浩浩蕩蕩。我们参观雅拉河谷、葡萄园、酿酒厂、酒窖、销售部直至品尝原酒与成品酒,但是我不认为能快速帮助参观者学到文化,我们只看到商业性的一面,看到一桶桶储藏液、一支支瓶装物及一整条生产流水线。葡萄酒文化其实是很难通过学习、参观去领会的,它是有年份的,需要长久的沉澱,是一种揉进了精神文明的历史,正如本书的英文名称——heat & soul(心与魂)所象徵的。
读这本书是要有耐心的,“澳大利亚酒庄第一大家庭”共有12个家族,几代人都挤在一本书里,读起来不免有点琐碎庞杂,粗看如人物历史、植物知识的教课书流水账。但使这些散碎的故事文字有了意义的是几代人的坚持和操守,读来令人佩服。血液的遗传繁衍了生命,精神才真正可以传承文化。读这样的书是有助于品尝葡萄酒的,我一再关照自己不要象喝啤酒一样,一仰脖子,喉咙里发出咕咚声;我提醒自己不能跳页、跳行、跳字,提醒自己不要浮躁,注意细节,捕捉亮点,一如我们刚开始学习打高尔夫,品尝葡萄酒。
中国人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而本书中的许多庄园主已经五、六代了,他们的祖先是普通劳动者,今天,他们的晚辈也不算是贵族,他们热爱自然,勇于创造,坚持理想。他们高雅大气,不仅仅是越做越强,而且还强强联手,12个酒庄共同成立了全国範围的联盟。全球化加速了工业生产,而葡萄酒因为土壤、地域、气候、品种、酿造技术、工艺手段、家族历史、调酒师品味等许多特色而成为天然的抗衡者,其特殊性和多样性是其最后的生存法宝。仔细读完此书的中国人明白:如此浓郁的葡萄酒文化里,是断不会发生假冒伪劣和“三鹿奶粉”的。中国读者可能会思考一个问题:为什幺在澳大利亚的家族企业成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的核心和灵魂的同时,我们中国家族、民营食品企业却在社会上信任度低,逐渐被大垄断寡头藉口“食品安全”等因素而排挤出局?读完了,也许就明白了。
中国人消费葡萄酒数量急剧上升,澳洲的葡萄酒十分受欢迎。每年输入中国的葡萄酒数量约百分之三十递增,我看到一家销售商第二年扩大了九倍!澳洲葡萄酒协会已经决定在中国的大城市设立办事处,推广澳洲葡萄酒。我呢,和本书的译者徐国荣、顾蔚一样,希望通过阅读本书的葡萄酒爱好者们去影响中国的食品工业,让澳洲葡萄酒文化中的精粹早日被中国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