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狐狸(汉语辞彙)

狐狸(汉语辞彙)

狐狸,汉语辞彙。

拼音:hú li

释义:哺乳动物,形状与猫相似,毛皮可製衣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狐狸
  • 拼音:hú li
  • 分类:哺乳动物
  • 别名:山猫等

词目

狐狸

拼音

hú li

字词单独解释

汉字:狐 hú
狐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狸 lí
即“貉”。
亦称“狸子”、“狸猫”、“山猫”、“豹猫”。

引证解释

1、兽名。狐和狸本为两种动物。后合指狐。常喻奸佞狡猾的坏人。
《东观汉记·张纲传》:“侍御史 张纲 独埋轮于 雒阳 都亭,曰:‘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唐 杜甫 《久客》诗:“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说岳全传》第十三回:“得意狐狸强似虎,败翎鹦鹉不如鸡。”
袁静 《红色交通线》第二回:“ 徐耀明 真像个老狐狸。”
2、犹花招。喻狡猾的手段。
曲波 《桥隆飙》一:“你不要给我耍狐狸!笑面虎,花脸狼,我都见过!”
3、迷信人认为狐狸能修炼成精,变成美女迷惑人。指勾引诱惑男人的女子。
清·曹雪芹《红楼梦》:“王夫人道:‘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是狐狸精了!’”

相关词语

【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比喻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人。
〖例句〗那些恶棍依仗主人的威势,在乡中常常狐假虎威,鱼肉百姓。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狐朋狗友】 hú péng gǒu yǒu 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例句〗他正经事情不乾,整天与那帮狐朋狗友混在一起。
【狐疑】húyí 怀疑。
〖例句〗老师为什幺要找我单独谈话呢?我满腹狐疑地走进了办公室。
狸:lí 部首:犭,部外笔画:7,总笔画:10 繁体部首:犬,部外笔画:7,总笔画:11
五笔86&98:QTJF 仓颉:KHWG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狐狸(汉语辞彙)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