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汇口镇龙潭村
龙潭村民农业培训 汇口镇龙潭村位于皖、鄂、赣三省结合部的安徽省西南边陲,因长江主流、支流和鄱阳湖三水汇合。 汇口龙潭村:二一世纪汇口镇实行合併村,龙潭村是两个村合併而成,分别是朱墩村和张墩村,因民国同马大堤汇口段,也就是现在的朱墩破堤,汹涌的江水咆哮而来,泥沙沖积成“朱墩沙包”,而江边子坝冲出了一大湖泊和一个较小的湖泊,俗称,朱墩龙塘(大和小),因此,从字意传言龙出没。有此两村干部合计,便有个响亮的名字。名曰:龙潭村,意为:龙腾虎跃。全村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0.9万人,党员82人,党支部3个,外出流动党员3人,流动党支部1个。 汇口镇龙潭村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汇口镇龙潭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日新月异,村面貌焕然一新。 本地棉製品经营加工大户有龙潭村张墩组乔沛先生带头髮展,经济效益良好发展势头强劲。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宿松汇口镇龙潭村
- 地理位置:安徽省西南边陲
- 面积:1。6平方公里
- 人口:0.9万人
龙潭村方言-江淮官话黄孝片
龙潭村方言属于官话中的江淮官话黄孝片,黄孝片(黄冈-孝感片)分布在湖北东部和赣北九江一带,是否属于江淮官话存在争议,赵元任称其为楚语,它的江淮官话特点最不鲜明,正逐渐向西南官话转变。近期有学者认为安庆方言属于此片而不是洪巢片。
龙潭村的变迁
龙潭村古代属于桑落洲,现在汇口所管辖。民国二十五年(1936),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孔祥熙到这里视察,决定以长江为界,把位于江北的江西省德化县(今九江县)全部划归安徽省宿松县管辖。直到现在,这一带还是九江口音,被宿鬆土籍称作“德化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