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杞梓
杞梓,汉语辞彙。
拼音:qǐ zǐ
释义:杞梓原指两种木材名字,后比喻优秀的人才。
出自《国语·楚语上》。《国语·楚语上》:“晋卿不若楚,其大夫则贤。其大夫皆卿才也,若杞、梓、皮革焉,楚实遗之。”《晋书·陆机陆云传评》:“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杞梓
- 类别:汉字词语
- 拼音:qǐ zǐ
- 出处:国语·楚语上
词目
杞梓
拼音
qǐ zǐ
出处与详解
1、.杞和梓。两木皆良材。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晋 卿不如 楚 ,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 楚 往也。虽 楚 有材, 晋 实用之。” 杜预 注:“杞、梓皆木名。”
《北史·文苑传序》:“于时 陈郡 袁翻 ……雕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
宋 司马光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诗:“良工构明堂,必不遗杞梓。”
明 方孝孺 《君子斋记》:“是以自少而至耄老,自恆人而至圣贤,如禾黍自盈寸之苗,而至于有秋;杞梓梗楠自拱把之植,而至于百围,盖有可必而不可诬者。”
2、比喻优秀人才。
《晋书·陆机陆云传论》:“观夫 陆机 、 陆云 ,实 荆 衡 之杞梓,挺珪璋于秀实,驰英华于早年。”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卢谌》:“自顾非杞梓,勉力在无逸。”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诗:“杞梓无遗用,蒭荛不忘询。悬金收逸骥,鼓瑟荐嘉宾。”
清 刘大櫆 《祭邵开府文》:“如斯人者,国之杞梓。”
相关连结
杞梓之才
qǐ zǐ zhī cái
杞、梓:两种优质的木材,指良材。比喻优秀的人才。
《隋书·潘徽传》:“戎衣而笼关塞,朝服而扫江湖,收杞梓之才,辟康庄之馆。”
杞梓里镇
杞梓里镇位于歙县旱南,徽杭高速公路横贯其间,东连清凉峰,南滨千岛湖,北接大障山,交通便捷,是歙南主要经贸集散地之一,着名理财家、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王茂荫的故里。镇域面积158平方公里,辖17个村,9912户,3.3万人。

《杞梓》电子杂誌
《杞梓》杂誌由善视策划机构主办,创刊目的是:“希望所有结识善视的朋友,可以在繁重、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可以淡缓步履,体会生活的乐趣感悟人生的真谛”。
《杞梓》定位是做社会发展进程中无限创意的倡导者。
《杞梓》办刊宗旨是“以敏锐的态度体现创意,以鲜明的个性感悟生活”。
《杞梓》电子杂誌前身为《善视》电子杂誌 2012年三月全新更名改版为《杞梓》
主办单位:善视策划顾问机构
创刊人:王则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