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新辩
内容简介
本书列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八·五”规划甲类课题。这是第一部向“新红学”及其理论基础提出尖锐挑战的着作,作者运用版本学、史料学、校勘学、辨伪学的基础规律,从版本鉴定和内容对勘入手,证明出现在1927年以后的所谓“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不是《红楼梦》的原本,而是后出的伪本,脂本中有关作者世家和素材来源的批语,都是不可靠的。而是本才是《红楼梦》的真本,应该还其应有的崇高地位,本书所阐述的观点,被誉为“震撼红学的新说”、“红学新革命”,对红学的方向前途将生产巨大的影响。
基本介绍
- 书名:红楼新辩
- 作者:欧阳健
-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4年5月
基本信息
图书名:红楼新辩
着作者:欧阳健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版次:1994年5月第一版
印数:1500册
字数:330,000字
图书编号:ISBN-5360-1785-5
作者简介
欧阳健,1941年8月生,江西玉山人。1956年5月参加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首次提出《水浒》为“市井细民写心”的观点。1980年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开招收研究人员的正式考试,被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录取为助理研究员。后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明清小说研究》杂誌主编。1995年9月调福建师大中文系工作,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
1991.8.26与贵阳

创作背景
1990年夏,北京大学侯忠义教授主编《古代小说评介丛书》,邀欧阳健撰述《古代小说版本漫话》,迫于论题的需要,始不得不染指《红楼梦》的版本。在他之初衷,不拟参照综合诸家成说以成文,不意稍一涉足,即感诸说凿纳,于理不合,遂发愿细读原典,辨其真伪,考其流变,径得出“脂本乃后出之伪本,而程本方为《红楼梦》之真本”的结论。书稿初成,不敢自专,曾就商于侯忠义教授,问其风险若何?侯忠义教授答曰:学问无禁区,观点无忌讳,只要持之以故,言之成理,尽可公之于众,以求学人共识。我既为丛书之主编,诚愿与之共担责任。其后欧阳健穷两年之力,完成《红楼新辨》一书。
社会影响
本书内容初稿,于1991年起陆续在国内主流文学刊物发表:
脂本辨证,《红楼》1991年第4期,《贵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脂斋辨考,《求是学刊》,1992年第1期。
脂批伪证辩,《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7期。
脂批年代辨析,《求索》,1992年第5期。
脂批“本事”辨析,《明清小说研究》,1992年第3-4期。
《红楼梦》“探佚”辨误,《海南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脂批“文法”辨析,《海南师院学报》,1993年第2期。 等等。
欧阳健主编的《明清小说研究》杂誌,以本书内容所引起的真假红楼梦为题,于1993-1995年发起并开展了一场《红楼梦》大讨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至今红学辩伪已经成为蔚然大观。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绪言.................................................(1)
第一节 红学的出路在哪里?.........................(1)
第二节 重评胡适的《红楼梦》版本考证........(3)
第三节 重新面对红学的肠本”和‘源................(11)
第二章 脂本辨证......................................(14)
第一节 脂本正名..................................(14)
第二节 脂本关係辨证..............................(17)
第三节 脂本程本关係辨证..........................(22)
[附]从狄葆贤的眉批辨证
有正本与程甲本的先后优劣..................(44)
第四节 脂本“原稿面貌”辨证......................(70)
第五节 “旧时真本”辨证..........................(83)
第六节 列藏本辨证................................(99)
第三章 脂批辨析.....................................(111)
第一节 脂批性质辨析.............................(111)
第二节 脂批“本事”阱析.........................(123)
第三节 脂批年代辨析.............................(141)
[附]有正本批语辨析.........................(157)
第四节 脂批伪证辨析.............................(177)
第五节 脂批“文法”解析.........................(189)
第四童 脂斋辨考.....................................(202)
第一节 第一代脂斋辨考...........................(205)
第二节 第二代脂斋辨考...........................(207)
第三节 第三代脂斋辨考...........................(214)
第五童 “探佚”辨误.................................(223)
第一节 “探佚”前提辨...........................(223)
第二节 “探佚”方法辨误.........................(233)
第三节 “探铁”成果辨误.........................(246)
第六章 史科辨疑.....................................(257)
第一节 《枣窗闲笔》辨疑.........................(257)
第二节 《题红楼梦》辨疑.........................(272)
第三节 《春柳堂诗稿》辨疑.......................(286)
第七章 结语.........................................(303)
第一节 真假《红楼》之辨不容迴避.................(303)
第二节 彻底破除对抄本的迷信.....................(305)
第三节 重新确认程甲本《红楼梦》真本的崇高地位....(312)
附录 脂本掺假离析录.................................(316)
红学人名素引.........................................(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