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里?:孙立坚谈中国金融改革
《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里?:孙立坚谈中国金融改革》是由2014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立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里?:孙立坚谈中国金融改革
- 作者:孙立坚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2
- ISBN:978-7-308-12317-4
基本信息
作者:孙立坚着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2
ISBN: 978-7-308-12317-4
页数:199页
价格:38.00元
内容简介
中国为何一直难以摆脱“製造大国”的帽子,走向“金融大国”?在世界金融战争的席捲下,中国将陷入怎样的尴尬境地?是政策过度还是市场过度,二者怎样平衡?中国经济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实现金融市场的飞跃?
本书中,着名经济学者孙立坚给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把脉,深刻分析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源,警示中国的金融改革必须全面展开,并从中国一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入手,积极分析内外的应对策略,寻求金融改革之道。
全书分五个部分来介绍笔者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一部分指出中国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和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二部分揭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冲击的传导机制;第三部分阐述政府和市场的互动关係对资源配置的效率所产生的影响;第四部分剖析应对来自外部的干扰,中国巨观调控政策的局限性;第五部分强调处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位置的中国的“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尴尬的中国金融市场
中国还剩下多少“入世红利”?
人民币连续升值“意味”着什幺?
经济大起大落的风险在哪里?
“製造大国”为何难成“金融大国”?
中国股市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银行“暴利”为何不分红?
第二章 卷进世界金融危机的漩涡
为何美国“糟”,中国“急”?
“热钱”又来了!
为何“人民币国际化”要提速?
美国“放水”、中国“建池”!
中国绝不能跟美国一起犯“低级错误”!
美国正向全球“输出”通胀,中国準备好了吗?
人民币升值:国际之争与国家战略
美联储QE4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希腊会把世界经济的命运带向哪里?
世界经济脆弱的根源
第三章 市场过度还是政府过度?
制定“标準”比追赶“技术”更重要、也更艰难
老百姓为何担忧“财税制度”改革?
不要让民企老总都去做PE!
较量: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当前通胀压力的释放不能依赖紧缩的货币政策
从日本政府危机管理中学到什幺?
2013年中国巨观经济政策会有哪些新变化?
第四章 靠货币难以解决中国经济问题
怎样对付“通胀”压力?
不要夸大“减持美债”的意义
这次出资我们为何不学美国?
当下明智的做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连续加息”的逻辑何在?
第五章 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里?
“民富”的基础在于市场的活力
“结构调整”首先需确保经济活力
如何做到“稳中求进”?
未来货币政策的变化
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智慧——再谈外需和内需的关係
解读中国经济成长放缓的意义
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里?:孙立坚谈中国金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