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形病毒
日冕病毒,冠状病毒的一种,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伴行发热、发冷、头痛、不适等症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日冕病毒
- 外文名:coronavirus
- 分类地位:冠状病毒
简介
疾病别名:冠形病毒感染,日冕病毒感染,日冕形病毒感染。 所属部位:鼻 口 颈部 胸部。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传染科。 症状体徵:咳嗽 咽痛 腹泻。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第四版有指出日冕病毒的装配发生在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及顺面网状结构。
病因
致病机制:
病毒对机体的损伤, 可导致不同程度的以至危害生命的疾病发生。症状的出现是病毒感染后造成细胞损伤的累计结果。 致病机制的分子基础: 一般认为冠状病毒的複製首先是病毒颗粒经受体介导吸附于敏感细胞膜上, 一些包膜上含有HE 蛋白的冠状病毒则通过HE 或S 蛋白结合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受体, 而不含HE 蛋白的冠状病毒则以S 蛋白直接结合细胞膜表面的特异糖蛋白受体。然后吸附在敏感细胞膜上的病毒颗粒通过膜融合或细胞内吞侵入, 其膜融合的最适pH 範围一般为中性或弱硷性。病毒感染敏感细胞后经过2~ 4 h 隐伏期, 开始出现增殖, 培养约10~ 12 h 就完成一步生长曲线, 感染后细胞刚出现病变时, 病毒增殖已达高峰1, 2 。 发病机制: 在自然条件下所有冠状病毒感染都是以呼吸道或肠道作为原发複製场所, 它们引起临床症状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是靶细胞(上皮细胞) 发生急性杀细胞感染, 因此局部免疫反应引起产生分泌抗体可以限制这些感染。许多冠状病毒呈不显性亚临床感染而在宿主群体中散布。冠状病毒引起疾病不仅决定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也与宿主生理状态有关。由于人冠状病毒分离及培养不易, 对它的病因机制还很不清楚。
症状
潜伏期2~5天。 主要症状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可伴有发热、发冷、头痛、不适、流涕、咽痛及咳嗽。 大部分患者是比较属于病情比较轻,其中约77%表现为轻症,15%~20%为中等症状感冒,重症者占8%~9%。病程2~18天,平均一周。其中的少数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支气管炎、肺炎、腹泻、胸腔积液等。 对于儿童要特别的注意,如果儿童的感冒发生在冬春季,即使是轻症,多无发热,也应考虑本病。 用鼻、咽洗液加抗生素后接种人胚气管培养和细胞培养1~2周,且逐日检查纤毛运动及细胞病变,并用补体结合及中和抗体试验鉴定病毒,或用双份血清做补体结合试验及中和抗体测定,如果出现4倍以上升高者,那幺可以确定患有此病。这种间接血凝试验快速、灵敏、特异性强。
预防
想要採取疫苗预防几乎不太可能,因为鼻病毒型别太多,各型间无交叉免疫,除腺病毒疫苗正试用外,其他呼吸道病毒尚无有效疫苗。而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表面糖蛋白疫苗正在研製中。 目前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措施主要是: (1)普及卫生知识,加强体质锻鍊,避免受凉。 (2)流行期避免串门和去公共场所。 (3)患者应戴口罩或呼吸道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