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语言、真理与逻辑

语言、真理与逻辑

语言、真理与逻辑

《语言、真理与逻辑》是英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朱利斯·艾耶尔创作的一部哲学着作,1936年首次发表。

《语言、真理与逻辑》简明系统地阐述逻辑实证主义对实在、知识、归纳法、意义、真理和价值等问题的基本理论,集中呈示该派别的某些内部争论,主要提出,一个关于事实的语句只有在有一个证实方法时才有意义;形上学是不可能的,因为形上学陈述是无意义的;哲学命题不是关于事实的,而是关于语言的;哲学命题要幺是语词的用法上的定义,要幺是表述这种定义的逻辑蕴涵;价值陈述既不真又不假,它们表达的是说话人的情感。

《语言、真理与逻辑》作为实证主义的文献和作为有关实证主义信条的争端的一个中心点,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语言、真理与逻辑
  • 外文名称:Language Truth Logic
  • 作者:(英)阿尔弗雷德·朱利斯·艾耶尔
  • 首版时间:1936年
  • 类别:哲学
  • 字数:105000

内容简介

《语言、真理与逻辑》全书阐释了逻辑实证主义的两个基本原则,并依据这两个原则具体分析了哲学、科学、数学、伦理学、美学、宗教等各种命题的性质,力图将形上学所谓无意义的命题予以彻底拒斥。全书共分八章,并有1个序言和1个后加的导言。第一章“拒斥形上学”,阐明了该书的基本宗旨、原则和方法。在第二章“哲学的功能”和第三章“哲学分析的性质”中,作者讨论了哲学的任务和哲学命题的性质。第四章“先天”主要讨论逻辑和数学命题的性质。第五章“真理与或然性”,讨论经验命题和科学命题的真理性。第六章“伦理学和神学的批判”中,作者讨论了伦理学、美学和神学命题的性质。第七章“自我与共同世界”和第八章“几个突出的哲学争论的解决”,讨论了一些传统的哲学问题和争论。

作品目录

第一章 拒斥形上学
第二章 哲学的功能
第三章 哲学分析的性质
第四章 先天
第五章 真理与或然性
第六章 伦理学和神学的批判
第七章 自我与共同世界
第八章 几个突出的哲学争论的解决

创作背景

《语言、真理与逻辑》发表于1936年,当时作者年仅26岁。在该书写作之前,艾耶尔曾赴维也纳参加维也纳学派的活动,对逻辑实证主义充满热情。1933年回国后便潜心研究和总结逻辑实证主义学说,并将研究结果概括成《语言、真理与逻辑》。在1946年再版之时,他又补充了一个长篇导言,回答了自发表以来人们所作的批评,对一些具体观点也作了修正。作者在序言中承认该书的观点曾受到英国分析哲学家摩尔的影响,但他认为这些观点更接近以石里克和卡尔纳普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因为它採取了彻底的现象论,而这是摩尔所不愿採取的。

作品思想

艾耶尔在《语言、真理与逻辑》里提出了一种经过修改的,他喜欢称为“逻辑经验主义”的逻辑实证主义观点。然而,他的学说,特别是对于哲学的观点,主要还是逻辑实证主义的那些观点。艾耶尔在该书里试图解决关于实在、知觉、归纳、知识、意义、真理、价值,以及他人的心的问题。他没有提出很新的观点,而是解答别人已经提出的问题。但艾耶尔对它们作了修改并使之具有逻辑一贯性。在该书第二版的新引言中,艾耶尔回答了他的批评者。他进一步阐明和修改了少数几个观点,而基本立场并未改变。
艾耶尔认为从“决定语言实际意义的规则”,便可推知企求超越经验界限的知识是毫无结果的,从而否定形上学的可能性。形上学句子不符合这些语言规则,因而是无意义的。艾耶尔根据证实原则提出意义标準。“我们说一个语句对于某人有实际意义,若且唯若他知道如何证实该语句所要表达的命题——就是说,当他知道什幺样的观察,在一定条件下,使他把该命题作为真的加以接受,或者作为假的而加以排斥”。另外一种可能的有意义的句子是同语反覆。然而既不是同语反覆也不是可证实的命题(根据这一标準)的语句,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命题,一种无意义的语句。
对这一信条还有一些限定。艾耶尔区分实际的可证实性和原则的可证实性。由于实际的困难或科学和文化的现状,有些语句不是实际上可证实的。如果—个人知道什幺样的观察可以确定他是否能够实际地去证实一个命题,那幺这个命题就是原则上可证实的。进一步的区分是“强”可证实性和“弱”可证实性。按照维也纳学派逻辑实证主义者提出的“强”可证实性理论,一个语句,只有当其是能够完全在经验上证实的时候,它才是有意义的;按照“弱”可证实性理论,如果经验能够确定一个语句的或然性,那幺这个语句就是有意义的。艾耶尔之所以选择“弱”证实理论,是因为没有一种经验证明是百分之百完全的,按照“强”证实理论就不会有有意义的经验陈述。艾耶尔相信,使用“弱”证实理论,会承认有关科学的普遍命题和关于过去的命题具有意义,这两类命题曾给先前的实证主义者带来困难。艾耶尔提出的这一原则,排除了象感觉的世界是不真实的这样论断,以及实在是一个实体还是许多实体这样的问题。经验不能判定这些问题,因此它们没有实际的意义。形上学家通常是误解了语言的语法,以至于把一事项放在句子的主语位置上,而语法要求名词作主语,即使思想并没有产生这样的要求。
由于取消形上学,哲学家便无须去作从第一原理构造出一个宇宙的演绎系统的工作。因为第一原理不能从经验得到,其命题只是假没,而决非确定的。但是如果它们被认为是先验的,那它们仅仅是同语反覆,不能作为实际知识套用于宇宙。
归纳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应抛弃。它是企图证明从过去经验得出的某种经验的概括也完全适用于未来。它必须得到先验的解决或经验的解决。在第一种情况下,把同语反覆套用于经验是不合适的,因为同语反覆不适用于事实;在第二种情况下,人们只是假定了人们所要证明的。艾耶尔由于不能构想通过经验来解决归纳问题,便认为它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实际上,人们是把人们的信仰赋予这种科学的概括,以使人们能够预言未来的经验,从而控制环境,不存在关于这种实践的一般的逻辑问题。
有一个共通性的错误,认为没有对知觉的令人满意的分析,就没有权力相信物质事物的存在。相反,相信物质事物存在的权力仅仅是来自人们有某种感觉这一事实,因为说这种东西存在,等于说这种感觉是可以获得的。哲学家的工作是用感觉的名义给物质事物一个正确的定义。他不是讨论世界上事物的性质,而只是讨论人们谈论它们的方式。哲学命题不是关于事实的,而是关于语言的。哲学是逻辑的一个部门,它不依赖于任何经验的(不是形上学的)假设,一些实际上是关于语言的命题往往表述得象关于事实的命题。
哲学分析主要是提供定义,然而,它们不是最经常出现的那种定义;即阐明的或同义的定义,它们给被定义的语词以另一个符号或符号表达式。相反,它们是一种特殊的定义,即用法定义(dennmonsinuse),这种定义是通过表明一个有被定义者出现的句子,如何能够转变成同等的句子,其中不包含被定义者或者任何它的同义词。任何语言的一个完全哲学的阐明,首先在于列举在那种语言中具有意义的句子的各种类型,其次在于表明不同类型的句子中的等值关係。这样一种用法上的定义系统,将显示出被考察语言的结构;因此任何真正的哲学理论会适用于一给定的语言。
人们使用的一些符号指称简单的感觉内容,另一些符号指称逻辑构造,后者使人们能够以相对简单的形式陈述关于逻辑构造的元素的複杂命题。然而,不应该说逻辑构造是虚构的对象,相反,这种逻辑构造中有物质事物。用法定义将重新表述指称——物质事物的被定义词,通过把它转换为一些指称感觉内容的符号,这些感觉内容是物质事物的元素。换句话说,说到一张桌子,总是说到一些感觉内容。把物质事物“还原”为感觉内容的问题,即传统的知觉问题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很容易以用法定义解决的语言问题。为了完成这种还原,艾耶尔还作了如下规定:当两个感觉内容没有性质的差别,或仅有无限小的性质的差别时,人们说两个感觉内容互相直接相似。当两者被一系列相当于可见差别的直接相似联繫起来时,人们说两者互相间相似。他进一步规定,当两个感觉内容,就它们在各自的感觉域中的情况来说,在连续的感觉域中没有差别,或者只有无限小的差别时,它们是直接连续的;当这些感觉内容是被这种直接连续的现实的或可能的系列所联繫,则它们是间接连续的。因此,当一个人的任何两个感觉内容,被直接的或间接的相似关係所相互联繫,并被一种直接的或间接的连续关係所相互联繫,则它们是同一物质事物的元素。
艾耶尔假定,“真理论”的对象是表明命题是如何有效的。与所有同类型的问题一样,“什幺是真理”的问题要求的是一个定义。艾耶尔承认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它们各有自己的效準。当一个命题的有效性只取决于它所包含的符号的定义时,它就是分析命题。而当其有效性是由经验事实决定时,它就是综合命题。“有些蚂蚁是寄生的有些不是寄生的”这一分析命题是确定地和必然地真它不提供关于蚂蚁的实际信息。作为同语反覆,它没有实际内容,只是帮助理解语言的事情。逻辑命题由于是同语反覆,所以是有效的。它的用处使人们惊异,因为它能揭明语句中隐藏的涵义。它帮助人们获得经验知识,但是,使经验知识有效的不是同语反覆。一个几何命题是否能实际地套用于物理空间,是一个处于几何领域之外的经验问题。因此,逻辑和数学这种分析命题能够适用于世界这并不存在什幺悖谬。
艾耶尔断定,经验命题的有效性是由经验来判定的,经验是以感觉的形式给与的。感觉既不真也不假;它们只是发生。关于它们的命题并不是由它们以这种或那种方式逻辑地决定的。因此,儘管这些命题也许大多是可靠的,但还是可以怀疑的。同样,它们也可以被另外的经验确认。
艾耶尔说明每一个综合命题都是为了预见将来经验的规则,它构成了证实原则的效準,因为它恰恰是证实原则所陈述的,即一个经验命题的字面意义就是预言它所包含的感觉内容。为了一贯地用经验的原则说明价值陈述,艾耶尔主张,描述的伦理语句是经验的陈述,规範的伦理语句是“绝对的”或“内在的”陈述,它不是经验地可计算的,是不能以事实的名义定义的。一个语句中的规範符号不指谓概念,不增加实际内容。因此,规範语句不可能是真的或假的。它们只表达说话者的某种感情。它们甚至也不断占说活者有一定的情感,因为这种断言会是经验的和受到怀疑的。这样就完全取消了它们具有效準的问题。
艾耶尔认为,实际上人们绝没有在价值问题上发生争论,而只是在事实上发生争论。在这类争论中的通常的模式是对人们的对手表明,人们所相信的是事实,假设一个共同的价值陈述的框架,并企图促使他按照人们的方式看事实。至于宗教知识,不能要求关于上帝的事实真理具有同语反覆的性质,因为这些只是人们自己的约定。人们也不可能有关于上帝的经验命题,因为人们不能构想一种经验,当上帝存在和不存在时能带给人们不同的感觉内容。因此,上帝的观念是形上学的和无意义的。
艾耶尔还以彻底的现象主义观点分析关于自我和世界的知识的传统问题。他否认所与需要一个逻辑而不是感觉的辩护。而且,他排斥以主客体作用的模式说明知觉。他认为感觉内容不是感觉经验的对象,而是感觉经验的一部分,因此感觉内容的存在总是表明一种感觉经验的存在。因此提出,感觉内容是心理的还是物理的问题是不合适的。这种区分只适用于从它们得出的逻辑构造。心理的和物理的对象的区别在于感觉内容之间的区别,或者在于构成对象的感觉内容的不同关係。
艾耶尔坚决主张哲学与科学的统一。哲学家的作用不是实际地证实科学理论,而是阐明科学理论中出现的符号。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他必须了解科学,哲学必须发展成为科学的逻辑。在该书第二版导言时,艾耶尔对其学说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修改。在第二个版本出现之前一段时间,他逐渐接受了他在第一版中所反对的逻辑实证主义者的一个信念,即某些经验陈述可以认为是完全的被证实。这些是涉及单一经验的感觉内容的基本陈述,它们的完全证实是它们所报导的经验的直接出现。只要它们是记录所经验到,而不说到任何别的东西,那它们事实上就不可能错误,因为它们对可以进一步驳倒这个命题的任何事实没有提出要求。但是,艾耶尔认为,这一改变并没有使其主要学说有多大的不同,因为绝大多数的命题不是这种命题。
艾耶尔还引入了“观察陈述”一词,指“记录现实的或可能的观察”的陈述。为了回答一个诘难,即:这个原则承认任何直陈陈述都是有意义的,艾耶尔改变了它的表述:证实原则要求一个字面上有意义的陈述,如果它不是分析的陈述,则必须或者是直接可证实的,或者是间接可证实的。一个陈述是直接可证实的,它必须是一观察陈述,或者它是这样的陈述,即它与一个或几个观察陈述之合取,至少导致另一个观察陈述,这个观察陈述不可能从这些其他的前提单独推演出来;一个陈述是间接可证实的,第一,这个陈述与某些其他前提之合取,就导致一个或几个直接可证实的陈述,这些陈述不可能从这些其他前提单独推演出来;第二,这些其他前提不包括任何这样的陈述,它既不是分析的,又不是直接可证实的,又不是能作为间接可证实的而被独立证实。
艾耶尔放弃了先天命题是一些语言规则的观点,因为先天命题可以被适当地认为是真的和必然的,而语言规则不能被说成是真的,而且它是任意的。然而,描述语言用法的偶然经验事实的语言陈述,是逻辑关係陈述——它是必然真理的基础。艾耶尔承认对他关于别人的经验所作的说明是否正确是有怀疑的,但又说,“我并不确认它不是正确的。”艾耶尔还承认他假定哲学分析主要在于给予。
最后,艾耶尔不愿意把哲学陈述归于科学陈述一类,他说“说没有哲学命题是不正确的,因为不管哲学命题是真是假,在象我这本书的这一类书中所表达的命题,是归到一种特殊的範畴之内的;……是哲学家所肯定或否定的那一类命题……”问典编纂者所关心的是特殊的表达式,而哲学家关心的是表达式的类;哲学家的陈述,如果是真的,通常是分析命题。

作品影响

《语言、真理与逻辑》自出版以来,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并几乎取得了教科书的地位,正是艾耶尔的介绍,逻辑实证主义的思想才在英国传播开来,并吸引了广多的青年读者,深受他们的喜爱。

作品评价

当代英国哲学家斯特劳森(P.F. Strawson)《卫报周刊》:“《语言、真理与逻辑》这本书是艾耶尔25岁时写的,但是它至今仍然是一部着名的、被广泛阅读的好书。他从坚决反偶像论的观点出发,套用流畅的语言,把充满新鲜血液的逻辑实证论介绍到英国哲学界。这使他的保守的前辈为之失色,使有远见的学者获得深刻的印象。艾耶尔这本书还吸引了许多青年读者,为他们所喜爱。”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朱利斯·艾耶尔(1910~1990),英国当代哲学家,逻辑经验主义哲学在英国的主要代表。生于伦敦,就读于伊登公学和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1932年去维也纳,参加了维也纳小组的讨论。1940年加入英军,1946~1959年任伦敦大学哲学教授,1959年返牛津任逻辑教授,至1978年退休。1952年当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1963年被授予美国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1976年当选为丹麦科学文学院外籍院士,1970年被封为爵士。艾耶尔主要着作有: 《经验知识的基础》(1940)、《思维与意义》、《人的概念和其他论文》 (1963)、 《实用主义的起源》(1968)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语言、真理与逻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