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重庆市忠县金鸡镇黄龙社区

重庆市忠县金鸡镇黄龙社区

重庆市忠县金鸡镇黄龙社区,位于黄龙场周围,金鸡镇南部。该村属典型的深丘壑谷山区,海拔500—600米,平均海拔550米左右,土质属于冷沙和大土泥土壤,耕地面积5437亩,其中田1465亩,地3972亩,年产值1250万元,人均收入3042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重庆市忠县金鸡镇黄龙社区
  • 地理位置:黄龙场周围,金鸡镇南部
  • 地里面貌:深丘壑谷山区
  • 平均海拔:550米左右

简介

黄龙村位于黄龙场周围,金鸡镇南部,距金鸡镇6公里,距县城67公里,与狮王村、桂林村、活龙村、傅坝村、新学村等挨界,2003年由月台村、团石村、黄龙村合併而成,下辖7个村民小组, 807户,人口3007人。该村属典型的深丘壑谷山区,海拔500—600米,平均海拔550米左右,土质属于冷沙和大土泥土壤,耕地面积5437亩,其中田1465亩,地3972亩,年产值1250万元,人均收入3042元。该村幅员8.8平方公里,森林1320亩,其中经济林木280亩;年日照1320小时,降雨量1000毫米,无霜期320天左右。黄龙村温热凉寒,四季分明,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适宜多种经济作物生长,全村种“渝黄一号”油菜500亩、“渝豆一号”大豆470亩,种黄金梨200亩、桑树380亩,养鸡、养蚕、养猪已成为养殖的主体,盛产红薯、玉米、土豆、小麦、水稻等多种农作物。

发展历史

解放前,黄龙村唐伯权、唐孝志两家地主有1000多担租,有毛家街、寿嘴、新屋院子、杨家湾四个大院子,农民靠租田地做长工渡日,受尽剥削,艰难度日。
解放后,从单干至互助组,过渡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把农民分散的土地纳入集体耕种经营管理,但是品种老化,耕种方法陈旧,缺乏肥料,导致广种薄收,人民生活过得仍不满意。
公社化时期实行军事化管理,全民皆兵,準备打仗,各区队(称营、连),各生产队(排)和小组(班),这时期还抽调一部分强壮人员到金鸡河水坝、黑水滩等地大炼钢铁,大肆砍伐树木炼铁,造成道罗湾、里山沟、曾家寨、胡家沟等10多处大片树木被砍光,森林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一个生产队为一个一伙食团,实行“吃饭进食堂,出工听锣响,上坡一条龙,收工一窝蜂”,“乾不乾,三顿饭,妇女干活九分半”,加上60年至63年连年自然灾害,人们吃饭靠供应,用钱靠救济,生活十分困难,1961年党中央纠正了错误路线,撤销集体食堂,分粮到户,给每人划得菜园地(自留地)7.5丈至8丈。
改革开放以后,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及时拨乱反正,对内坚持搞活,对外改革开放,1981年土地全部下放到户,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正确路线指引下,黄龙村的农、林、牧、副业得到全面发展。
农业高产 改革耕作技术,实行科学种田,推广优良品种,增施农用化肥,加强对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确保了粮食高产与稳产。1959年,光明国小(黄龙村国小)种出一棵全国着名的“油菜大王”,高3.2米,结荚66300个,产籽4.13公斤,当年逐级运送到北京,少先队中队长谢必吉、但功吉出席了北京的表彰大会。
1981年开始停种高桿水稻,推广杂交稻良种,小麦、玉米、大豆、油菜、花生也都优良化,到2004年,水稻亩产量由集体化开始时的三、四百斤,增加到八、九百斤,甚至超千斤。
农田建设 黄龙村地处山丘地带,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占耕地面积的16%,荒山荒坡850亩,占幅员面积的6.3%。该村山高路陡,七沟八梁,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自然条件十分恶劣,30%以上的田地属望天丘,靠天吃饭,抗灾能力弱,一遇天灾就减产或无收。解放后,新修了一部份塘堰,但遇严重天旱也无法战胜,70年代后,村支两委带领全村人民宣起农业学大寨的高潮,成立了农田基建队,将荒山荒坡改造成良田良地。原光明大队在老娃山、芋子岩沟改造梯田50多亩,黄龙大队在油房沟、子弯造梯田60多亩,兴隆大队在石孔湾、义和沟改造田地80多亩,新修山坪塘50多口,蓄水45万立方米,光明小二型水库蓄水24.5万立方米,红旗水库蓄水18.5万立方米,修渠堰3600多米,过路灌溉面积1400多亩,增强了抗灾能力。近年来,该村分别在4、5、6农村合作社的青山遍、光华山进行土地整治,在坡地用石条砌成梯田或梯地防治水土流失,大力修筑人行路、排水沟、蓄水池和环山堰,把一片片贫瘠土地改造成高产的良田良地。同时投资2600余万元大力改善水利设施,共整治山坪塘50多口,整治水库一座,修提灌站3座,修排水堰7公里,修排污池5个,沟25000米。
林业畜牧 林业:村民在荒山承包土地,房前屋后大量种植松、柏树及其它树苗,在短短的一二十年间,荒山变成树林,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修房有料了,烧柴不愁了,仅2000至2006年,黄龙村就植树造林1700亩。
牧业:该村大力发展畜牧业,以前一户一头牛、一头猪,而现在有的户养两三头牛,十几头猪。2003年,20余养羊大户投资30万元发展养殖山羊1800只;投资25万元建养桑基地社4个,建蚕房90个,定植桑园90亩,定植桑树144000株,在1、2、3、4社发展莲藕40亩。养殖大户陈忠强、蒋道志等养鸡8000多只,养鸭15000多只。养鱼10000尾以上,养牛1260头,养猪13458头,2005年,30%以上农户收入上万元,10%的农民购买了农用机器。
普及教育 1965年以前,黄龙村只有黄龙场国小校和光明村小,学生念完初小(1—4年级),得经过考试才能念高小(五、六年级),高小毕业后,要经过更严格的升学考试,才能升入三汇中学读国中,当时升学率只5~10%左右,致使该村文化素质较低,在青壮年中,高中生只有12人,国中生65人,小学生389人,文盲181人,文盲占人数的6.1%。70年代后,在党中央号召大办教育,满足民众子女就近入学的要求下,黄龙村人民办学热情十分高涨,2002年,投资25万元,对光明村国小进行两次校舍改造或扩建,把国小全部拆建为一楼一底10间教室,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操场1000平方米,并将光明村小更名为黄龙村小,现学龄入学率均达到100%,国中升学率达85%以上,高中和职高升学率80%以上,从2000年起,40%的高中毕业生升入大专院校。2006年陈浩同学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医疗卫生 1958年,黄龙场设立了第一个医疗保健室,60年代改为黄龙医院,70年代,各村成立合作医疗,由赤脚医生为主体,为广大民众防病治病,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原兴隆村陈忠学、刘光玉,光明村陈建平、胡显玉,黄龙村陶斯长等都是民众推荐,卫生部门培训的赤脚医生,其中陈建平曾两次被选派到县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成为马灌区卫生系统业务技术骨干。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农民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农村农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农民每人每年缴10元钱,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35元,农民看病住院有依託,确保了人民身心健康。现已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20278人,占全镇人口80%以上。
道路交通 70年初期,黄龙公社党委组织全社人民修通了泰回(泰来—黄龙—回龙桥)公路,促进了货物流通和经济发展,结束了人民肩挑背磨的历史。1998年黄龙村支两委牵头,总投资65万元,修通了金黄公路,原团石村修通了黄龙至朝门口公路2公里,大丫口至圣灯寺至团石坝公路2.5公里,月台村修通了石孔湾至老关坪至芋河沟,石孔弯至小坝子至田家寨至新院子至吊嘴至黄桷树两条公里14公里。现全村购买货车2辆,客车2辆,机车70多辆。
村社三通 2000年以来,村委村支部与相关部门协调,跑资金,全村开通了有线电视,后改装加密电视,同时,安装固定电话560户,占全村70%以上,被万州移民开发区双村领导小组评为电话村。开通行动电话212部。
2002年全村进行了农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受到民众欢迎。
饮水工程 “黄龙场乃乾坡坡,一遇天旱无水喝,吃水必到油房沟,来回就走四里多”,这是对黄龙场缺水的真实写照,而黄龙场又是黄龙公社的办公地,有机关、学校、单位和场镇居民1000多人,为解决场镇居民饮水问题,1976年黄龙村自筹资金3万元,上级拨资金7万元,修建了蓄水池一个,提灌站一座,将油房沟金鸡河的水抽到扬程高220米的蓄水池,管道2500米,安装了自来水,在金鸡镇最先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饮水难的问题。
2003年,仍由村委会筹集资金,安管道7500米,将梁平县铁门乡老龙洞天然矿泉水引到了黄龙村,该村还修建了大小不等的蓄水池100多口,解决了全村90%以上和邻村民众人畜饮水难的问题。
新村建设20年前,黄龙村的前身月台村是全县贫困村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村支两委带领全村人民艰苦奋斗,大步奔向小康,1997年9月,该村被忠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小康村;2002年至2003年,黄龙村在黄龙场丫口、花坟弯新修了居民点和一条新街,修村委办公楼1200平方米,有会议室、村办室、卫生室、文化室和阅览室,达到了“三室八有”的标準,2006年黄龙村被忠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纳入重庆市新农村建设推进村计画。
黄龙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众无不感谢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为民所办的好事,使黄龙村人民真正走上了“吃有油,住有楼,穿有绸,农闲出门搞旅游”的小康生活。村支两委受到人民民众的好评和爱戴。支书张永伦被选为忠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被县委县府评为先进个人,原村长陈廷树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2006年2月,因操劳过度,奔波在路上的主任倒下了,经多方抢救无效死亡,陈廷树死后,忠州通讯社、忠县电视台以《生为千百村民操劳,死后千人上路送行》的标题登载或播放了他的事迹。金鸡镇党委、政府作出了号召全镇共产党员、广大干部民众向陈廷树学习的决定。

所获荣誉

1997年后,黄龙村获奖情况:
1997年9月被忠县县委、县府命名为小康村
1997年12月被忠县县委评为先进党组织
1998年7月被忠县县委、县府评为五好村
1998年12月被万州移民开发区双村工程领导小组评为电话村
2004年7月被忠县县委授予先进党组织
2006年10月被忠县县委、县府评为“十五”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2007年3月被重庆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重庆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範村”。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重庆市忠县金鸡镇黄龙社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