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把烦恼带回家:心理治疗师的自我关怀指南
《别把烦恼带回家:心理治疗师的自我关怀指南》是2009年5月1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John C Norcross,【美国】 James D Guy,译者是蔡丹,朱愉
基本介绍
- 书名:别把烦恼带回家:心理治疗师的自我关怀指南
- 作者:【美国】John C Norcross,【美国】 James D Guy
- 原版名称:Leaving It at the office:A Guide to Psychotherapist Self-care
- 译者:蔡丹,朱愉
- ISBN:9787501968763
- 类别:心理健康
- 页数:264页
- 定价:¥32.00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年5月1日
- 开本:16
- 尺寸:22.8 x 15 x 1.8 cm
- 重量:322 g
作者简介
John C. Norcross(JCN),临床心理学博士,ABPP,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前国际社会与临床心理学会主席,前美国心理学会(APA)心理治疗分会主席,APA常务委员,《临床心理学杂誌》编委会成员。曾出版15部专着,如《基于证据开展心理健康实践》、《心理治疗中关係的作用》等。
James D. Guy(JDG),心理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精神治疗学院博士后,ABPP。目前担任一家非赢利机构Headington协会主席,专门提供心理与精神援助支持。同时,在宾夕法尼亚州负责一家私人临床心理诊所。曾发表众多关于心理谘询师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的文章,出版专着《心理治疗师的个人生活》等。
自序
我们希望这《别把烦恼带回家:心理治疗师的自我关怀指南》能够触及你的内心,推动你的实践工作。希望这12个自我关怀的方法能够让你无论是在进行心理治疗工作时,还是回归到一个普通人的时候,都能够拥有全新的感受。我们更希望这《别把烦恼带回家:心理治疗师的自我关怀指南》能够带领你一步步实现这个目标。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你自己首先必须振奋精神,要对生命的每一刻都心存感激,满怀热情!如果你的激情已经被这《别把烦恼带回家:心理治疗师的自我关怀指南》点燃,哪怕还只是星星之火,那幺我们也可以欣慰地说,我们的努力已经得到了最丰厚的回报。
目录
第一章 心理治疗师的个人价值
科学与实践的融合
个体与环境的结合
逆势而行
自我关怀的伦理需要
自我关怀中的悖论
关于心理治疗师自我关怀的研究
第一步,自我意识与自我监控
把自我关怀当做头等大事
第二章 回顾回报
办公室里获得的回报
办公室外获得的回报
内化回报重新定位
第三章 认识危害
空间隔离
情感孤立
患者行为
工作环境
治疗关係
心理健康的产业化
心理治疗师个人固有的危害
职业倦怠
应对危害
第四章 关注身体
睡眠
身体休息
营养和水合作用
身体锻鍊
人际接触
小结
第五章 扶持关係
办公室里的扶持关係
办公室外的扶持关係
小结
第六章 设定界限
设定办公室里的界限
设定办公室外的界限
小结
第七章 认知重建
自我监控
治疗师的5项错误的“必须”认知
错误认知
反移情管理
小结
第八章 维持健康驿站
不健康的逃避方式
办公室里的健康驿站
办公室外的健康驿站
一个学院派的警告
小结
第九章 营造充满活力的环境
物理环境
感官意识
工作的安全性
业务支持
行为分界
社会机构的业务工作
我将何去何从?
让自我关怀在工作狂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
自我关怀系统
小结
第十章 接受个人治疗
术语界定
个人治疗的目标
个人治疗是如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
个人治疗的效果
实践自我关怀
小结
第十一章 塑造谘询师的精神与使命感
办公室里的信仰
办公室外的信仰
小结
第十二章 培养创造与成长
创造性
多样性
成长性
临别箴言
告别
结语
专家评论
很多年前,有个轰动一时的事件:广东省某自杀危机干预中心的主任最终因患抑郁症自杀身亡。这足以说明心理谘询和治疗这一职业的高危性。想想原因也简单:环境险恶,经常接触负面情绪和信息;自以为是,遇到自己过不去的坎觉得无人能给自己答疑解惑;压力巨大,被别人的烦恼乃至生死牵连;内心挣扎,遇到移情、反移情效应不得不天人交战……
现在,有这样的一本指南性的书提醒谘询师们加强对自己的觉察,告诉谘询师如何处理自己的压力和心理问题,实在是一件大好事。更何况,这是一本操作性和趣味性都很强的好书呢!
——华东师範大学心理谘询中心主任 叶斌教授
常被问起“老为别人排忧解难,你自己有烦恼怎幺办?”嗯,工作繁忙难免会有压力,只有懂得自我关怀,才能重拾轻鬆与快乐。从事情商研究多年,我总会为找到提升情商能力的好方法雀跃不已,迫不及待地想与周围的朋友分享。而这本书,不仅指导你我轻鬆工作的秘诀,更亮出了“爱惜自己,为心灵除疫”的秘方,相信定会令每位读者获益匪浅。让我们一起甩开烦恼,享受精彩生活吧!
——着名心理谘询师,资深媒体人 张怡筠博士
在助人领域,人们往往更关注求助者,而事实上,助人的过程本质上是助人者与求助者双向互动、平行成长的互动关係,这意味着助人者同样是不容忽视的潜在案主。这本书打破了一个神话,还原了一个事实,卸下了一个沉甸甸的包袱:助人者也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是一个容易受伤而且需要治疗的脆弱群体。助人者同样需要不断的自我维护、自我治疗、自我关爱和自我发展。
这是写给心理谘询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助人者的一本自助指导手册,它不仅发出了善意的提醒,而且,留下了清晰的路标。即使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也是一份帮助我们忙里偷闲进行自我疗伤并且最佳化生活的精美礼物。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主任 王瑞鸿教授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别把烦恼带回家:心理治疗师的自我关怀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