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1、关注的求助者的自我言语表达的改变

2、原理:行为的改变要经过一系列中介过程,包括内部言语、认知结构与行为的相互作用以及随之而来的结果,包括三个阶段:自我观察、开始一种新的内部对话、学习新的技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 原理::行为的改变要经过一系列中介过程
  • 认识:关注的求助者的自我言语表达改变
  • 梅肯鲍姆:要求求助者评价他们的焦虑水平

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具体程式:

l 通过角色扮演和想像使求助者面临一种可以引发焦虑的情境
l 要求求助者评价他们的焦虑水平
l 教给求助者察觉那些他们在压力情境下产生的引发焦虑的认知
l 帮助求助者通过重新评价自我陈述来检查这些想法
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

注意事项

1、行为技术对求助者认知结构的改变具体表现为:首先,谘询师可以通过设计特殊的行为模式或情境,帮助求助者产生一些通常为他所忽视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对求助认知观念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强化);其次,在行为矫正的特定情境中,求助者不仅体验到什幺是积极的情绪,什幺是成功的行为,而且也学会了如何获得这些体验的方法。
2、认知行为矫正技术是应对技能学习程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学习如何矫正认知“定势”来获得更有效的应对压力情境的策略。1)概念阶段(与求助者建立工作关係)2)技能获得和複述阶段(压力管理程式的一部分,包括放鬆训练、社会技能训练、时间管理指导、自我指导训练)3)套用和完成阶段(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将之维持下去)
压力接种训练(SIT)是应对技能学习程式的具体套用。是一系列技术、过程的组合,包括信息给予、苏格拉底式讨论、认知重组、问题解决、放鬆训练、行为複述、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和改变环境情境
3、压力管理既可用于矫正也可用于预防。套用领域包括:愤怒控制、焦虑管理、自我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提高、抑郁治疗和对健康问题的处理;亦可用来治疗肥胖者、多动儿童、社会孤立者、创伤后应激受害者、精神分裂症患者。
4、贝克提出的认知歪曲导致的错误假设与误解的系统推理错误是:主观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概括、夸大和缩小、个性化、贴标籤和错贴标籤、极端思维
5、贝克提出的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识别自动性思维;识别认知性错误;真实性验证;去中心化;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6、认知疗法以当前为关注点,一般是简短的。治疗目标包括:缓解症状,帮助求助者解决最紧迫的问题,教给求助者防止复发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