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生活中的佛心
《日常生活中的佛心》是2010年9月1日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卢志丹。本书主要介绍了在生活、修行、改过、成功等生命片刻中保持一颗慈悲心的方法。
基本介绍
- 书名:日常生活中的佛心
- 作者:卢志丹
- ISBN:9787802503328
- 定价:33.80元
-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9月1日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日常生活中的佛心》内容简介:学佛不一定要去深山老林,修行不一定要入名寺古剎,在日常生活时时处处,只要你能持有和保任平常心、欢喜心、清净心、慈悲心、包容心、知足心、忍辱心、忏悔心、精进心、无住心,你就是在修炼一颗佛心。
在日常中时时处处以这十颗心应世、生活、修行、积德、待人、息欲、积福、改过、成功、解脱,你就彻悟了佛法在世间、修行在日常、佛心在生活的真谛,你就真正拥有了一颗如如不动、无坚不摧的佛心!
佛陀以慈悲为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心就是一颗悲天悯人的慈悲心。世人皆知向佛菩萨求财求富,求官求禄,不知财富官禄皆由自心生。拥有一颗慈悲心,就拥有了长养一切功德福报的“福田”。行善积德,济贫救困,救人放生,劝人向善,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中的“福田”。
作者简介
卢志丹,字“照青”,笔名“蒲岩”。佛门居士,法号“照空空照”。生于一九七六年农曆七月二十九日。来自大西北的深山僻壤。种过田,教过书,做过工,经过商,徒步重走过陕甘境内的长征路。长期致力于国学经典的研究和中华民族精神及智慧的发掘。游心于儒、释、道之间,骋目于古、近、现之变。目前在北京潜心于大乘佛经的研读和修习,并以弘扬大乘佛法、饶益众生为己任。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睿智的思辩能力、矫健酣畅的文字功力,策划和创作过多部畅销作品。目前公开出版的各类着述达二百余万言。其着作《毛泽东品国学》、《听老和尚解心经》等受到广泛欢迎和一致好评。
图书目录
一、以平常心应世
《金刚经》中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古德云:平常心是道。人生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待人接物,这些稀鬆平常的事中,时时有佛法,处处能修行。佛在迷悟一念间。心迷则万物皆乖,心悟则红尘处处是道场。悟道人持平常心,做平常事。佛心不离平常事,佛心就是平常心。
运水搬柴是神通
若无闲事挂心头
求心歇处即无事
云在青天水在瓶
放下凡心人不忧
得失输赢不纠缠
安禅何须劳山水
道在吃饭睡觉间
家庭就是修道场
人生处处是修行
二、以欢喜心生活
现代人有太多的烦恼,太多的计较,太多的悲伤,太多的抱怨,太多的不安,太多的痛苦……根源在于忘失了快乐人生应持的一颗欢喜心。佛陀大彻大悟,心大欢喜。欢喜心是随缘,是自在,是知足,是恬淡,是感恩,是智慧。
云门日日是好日
-任清风送白云
心有悲喜境自异
心能转境同如来
此心安处是吾乡
不开口笑是痴人
原来烦恼是菩提
知恩感恩更报恩
当成坚固妙欢喜
三、以清净心修行
佛心至清至净、至纯至真,无生无灭,无垢无染,无是无非,无增无减。修行就是修一颗清净心,回归自心的本来面目。以清净心修行,则所行无垢,在尘不染。处处守护清净心,时时与佛同在。
随其心净佛土净
世人不知心是道
身在闲处心在静
云飞而不百碍空
浮世穿凿不相关
本无一物不惹尘
扫地扫地扫心地
远离恶友少烦恼
四、以慈悲心积德
佛陀以慈悲为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心就是一颗悲天悯人的慈悲心。世人皆知向佛菩萨求财求富,求官求禄,却不知拥有一颗慈悲心,就拥有了长养一切功德福报的“福田”。行善积德,济贫救困,救人放生,劝人向善,就是在耕耘自己心中的“福田”。
众生无边誓愿度
春入千林处处花
慈悲力量谁能敌
积善之家有余庆
堂上有佛人不识
救人一命胜造塔
勿以善小而不为
以仁爱心护生灵
广结善缘增福德
诸供养中法为最
五、以包容心待人
佛心宽广无垠,容纳宇宙万有,“心包太虚,量周法界”。以佛心待人,无人我,无亲疏,无恩怨,无贤愚,无尊卑;人我一如,怨亲等视,贤愚同伦,尊卑无碍。容天下难容之人,成世间无上佛心。
大肚容人是弥勒
真诚待人暖人心
心包太虚容世人
宽容仇人品自高
宽恕之力最神奇
冤冤相报何时了
凡是何必太计较
恭敬待人不自傲
以随喜心除嫉妒
六、以知足心息欲
“人心不足蛇吞象。”蛇吞象,自取灭亡;人贪婪,自招其祸。贪权,贪财,贪色,贪名,一切都贪,使多少人疲于奔命,让多少人铤而走险!心知足,行守戒,贪慾灭,祸患远,清福来。简静惜福,佛光自照临,佛心不求亦自得。
生死疲劳从贪起
祸莫大于不知足
以戒为师离诸欲
迷人美色莫贪图
知足之人常安乐
心安性定菜根香
生活简单是享受
人在福中要惜福
七、以忍辱心积福
世人皆知忍者无敌,但事到临头往往不能忍,就是没有修炼一颗忍辱心。吃亏时要忍,讥毁声中要忍,孤独时要忍,怒火时要忍;占便宜前也要忍,掌声讚誉中也要忍,八面风光时也要忍……难忍之时更须忍。无论逆境顺境,都不要忘了一个“忍”字。忍者自安,能忍福至,常行忍辱,常近佛心。
成佛先受魔来磨
忍者多力为人尊
难忍能忍忍为大
无生无灭法之忍
吃亏正是积福德
欢喜忍受恶骂毒
忍耐孤独与寂寞
嗔火烧尽功德林
堪忍世间本残缺
八、以忏悔心改过
举心动念皆是业
有过当忏忏则安
一念忏悔无穷劫
发露己恶不覆藏
五心四力真忏悔
礼佛见相恶业销
读经诵咒灭诸罪
罪从心起将心忏
九、以精进心成功
人身难得今已得
自强不息勤精进
福慧双修两足尊
置心-处事皆成
懈怠懒惰众行累
螺蛳好睡不闻佛
莫待老来方学道
修行且莫推明日
坚持到底终成功
十、以无住心解脱
无所住而生其心
缘起性空自解脱
无住心契无相体
妙行无住心自在
无住妙心当下是
心无挂碍无恐怖
喜得人空法亦空
八风吹动不住心
离文字相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