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锚刺果的生物学分类、形态特征、产地来自等茎丛生,高3-10厘米,上部疏生短伏毛,下部近无毛。基生叶倒披针形或匙形,长1.2-2.4厘米,宽1.5-4.5毫米,先端圆并有短尖头,基部渐狭,上面无毛,下面有疏短伏毛,茎生叶较小。
- 中文学名 锚刺果
- 拉丁学名 Actinocarya tibetica Benth.
-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纲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凤梨目(Bromeliales)
形态特征
茎丛生,高3-10厘米,上部疏生短伏毛,下部近无毛。基生叶倒披针形或匙形,长1.2-2.4厘米,宽1.5-4.5毫米,先端圆并有短来自尖头,基部渐狭,上面无毛,下360百科面有疏短伏毛,茎生叶较小。花单生叶腋,花梗长达10毫米;花萼长约1.5毫米察可督,裂片狭椭圆形,与花冠筒几等长,背面有短伏毛;花冠白色或淡蓝色,筒长约1.3毫米,檐部裂片近圆形,长约0.8毫米,喉部附属物浅2裂;雄蕊着生花冠筒中部,花药卵形,很小;子房4裂,花柱短,柱头头状。小坚果狭倒卵形,长理命和甚1.5-2毫米,具长0.4-0.8毫米府围的锚状刺和短糙毛,背面有杯状或鸡冠状突起。花果期7-8月。

产地生境
产西藏、青海东南部、甘肃西南部。生河滩草地、灌丛草甸等处。锡金、印度西北部、克什米尔地区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