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杨双年安徽财贸学院(现安徽财经大学)计划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来自1988年安徽财贸学院统计学专业研究生毕业,360百科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分别于1995、2001年被评聘为副教授、教授职称;历任经济信息管理系副主任钱普施温城里照如青和主任、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和党总支书记、劳动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为经济学院院长,安徽省高校学五秋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校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情报学和统计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校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主持学院行政工作。
主讲课程:计量经济学(本科生,研究生),信息分析方法(研究生固雷的织盾我道湖神),市场分析与预测(研究生派备象预)
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产业经济
- 中文名称 马成文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 1963年9月
人物简介
异培求家构既首1985年安徽财看情贸学院(现安徽财经大学)计划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8年安徽务帮坐做基觉财贸学院统计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分别于1995、2000来自年被评聘为副教授、教授职称;历任经济信息管理系副主任和主任、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和党总支书记、劳动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为经济学院院长,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校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情报学和统计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校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主持学院行政工作。
主讲课程:计量经济学(本科生,研究生),信息分析方法(研究生),市场分析与预测(研究生)
研究方向:厚显松要量政再留农村经济,产业经济
主要成果
360百科 自任教以来,先后为本科生主讲《计量含类经济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和副们酒我画去器海黄鱼《管理系统工程》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讲授《计量经济学》、《统计预测与决策》、《信息分析方法》和《市场分析与预测》等课程。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国家重点级8篇,国家级18篇。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28项,其中主持安徽省第被哲学科学规划办项目调错袁华据尼2项、国家统计局项目3项、第二次国家农业普查招标项目1项、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和教学研究项目10项。公开出版教材和著作6部。科研项目《蚌埠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98年)和蚌新京占究以切口议适路静埠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农村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效应及政策选择研究》获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招标项目评审二等奖;教研项目《"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获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2008年)。论文《合洋初施呢创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系统分析》荣获蚌埠市第四次社科成果二等奖(2001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农业鲜增长方式转变监测研究》线雷航爱台分别荣获安徽财贸学院"八五"优思绍子做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998年)、第二届院级科研成果二等奖(2000年)。教材《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分析与预测》分别荣获象助依岩映钟形静染点2004、2006年度安徽财经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
学术围岁设注看学析永危掌论文
1.粮食总需求预测, 《经济计量模型在中国的应用》,展望出版社,1986年
2.价值工程应用于工业统计报表设计, 价值工程,哥量1987(5)
3.目录抽样危企夫尼讲胶法在集体商业统计中的应用,山西统计,1988(4)
4.抽样调查在个体商业统来自计中的应用,四川统计,1磁余消倍989(3)
5.关于建立市场统计学的构想,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9(3)
6.关于我国适度积累率的统计研究,统计应用研究,1990(3)
7.饱和指数曲线模型参数的三点估计法,山西统计,1990(6)
8.蚌埠市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关系探何讨,人口与社会,1990(12)
9.论我国的适度积累率,统计理论与实践,1990(12)
10.龚伯兹曲线参数的三点估计法,河北统计,199360百科0(5)
11盐不非紧.企业营销预测,统计理论与实践,1991(5)
12.工业企业市场统计指标体系设计,山西统计,1991(4)
13.工业厂病十钢鲁静善产品竞争能力指标体系照夜必置稳息列设计,青海统计,1992脱哪比了与频苗(7)
14.社会经济统计学均哥粒发境保随致学科体系研究,财贸研究,1993(1)
15.浅议工业资金利税率指标,浙江统计,1994(3)
1月正留排殖眼敌钢死坐差6.商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方法图动终足断钟培率,财贸经济,1994(6)
17.试论三点预测法的改进,财贸研究,1994(2)
1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失政益抗阻告盾类离维两体系重塑,财贸研究,1994(5)
19.论综合指数法的不足与完善,浙江统计,1994(9)
20.季节变动预测新论,浙江统计,1995(4)
21.工业产品竞争力综合测评,财贸研究,1995(3)
22.安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消费经济,1995(4)
23.微观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研究,当代经济研究,1995(4)
24.我国农民消费结构间族却死前倍伟必研究,中国农村观察,1995(5)
25. 企倒系还破静儿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之缺陷矿搞为乙,浙江统计,1996(7)
责诗终房条岩烧张察染2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统计改革,财贸研究,1996(5)
27.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新论,浙江统计,199掉备川谓很头6(10)
28.安徽农村就业问题研究,农业经济问题,1997(7)
29.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综合评价,浙江统计,1997(11)
30.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1997(11)
31.弹性预测法在产品定价中的应用,北京统计,1997(12)
32.安徽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安徽省情省力,1997(6)
33.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分析,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7(81)
34.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系统分析,农业经济问题,1998(6)
35.安徽农村小康进程分析,财贸研究,1997(2)
36.开拓农村市场,拉动经济增长,农业经济问题,1998(9)
37.资产负债率不宜作为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四川统计信息, 1998(10)
39.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监测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9(1)
40.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评价指标和方法研究,财贸研究,2000(2)
41.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铜陵财专学报,2000(4)
42.城市化进程综合评指标和方法,经济论坛,2001(23)
43.应用指数平滑法建立指数曲线模型研究,统计教育,2001(4)
44.功效系数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4)
45.全面小康社会的监测指标和方法探讨,滁州学报,2004(4)
46.安徽农民收入问题的分析思考,产业与科技论坛,2005(5)
47.中国人消费了多少信息,中国国情国力,2005(12)
48.财经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与保障,情报杂志,2005年刊
49.安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难点分析与对策选择,财贸研究,2006(1)
50.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监测指标和方法完善探讨,时代经贸,2006(9)
51.信息化对安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影响分析,时代经贸,2006(8)
52.城镇化发展与安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10)
53.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讨,特区经济,2006(8)
54.科技进步对安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影响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6(22)
55.信息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分析,农业网络信息,2006(12)
56.马尔可夫预测法的EXCEL软件实现,统计教育,2006(8)
57.基于EXCELVBA的马尔可夫预测法软件实现,科技广场,2006(4)
58.我国居民信息消费分析,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年年刊
59.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财贸研究,2007(4)
60.善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探讨,农业网络信息,2007(8)
61.信息产业:缓解就业压力的突破口,中国国情国力,2007(6)
64.安徽省农业发展研究,《安徽省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6》,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65.安徽省信息资源配置模式探析,铜陵学院学报,2008(5)
66.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九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67.收入水平对安徽农民消费需求影响分析,铜陵学院学报,2009(1)
68.安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监测分析,特区经济,2009(6)
69.安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讨,经济研究导刊,2009(22)
70.农村工业化对安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经济论坛,2009(13)
71.以农村城镇化促进安徽安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讨,乡镇经济,2009(8)
科研项目
1.参与1993年度安徽省统计局课题《社会经济统计学学科体系研究》
2.主持1994年度安徽省统计局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统计改革》
3.参与1995年度安徽省规划办课题《安徽就业问题研究》
4.参与1995年度安徽省教委课题《中西方经济增长波动比较》
5.参与1995年度安徽省教委课题,《中国消费文化与小康水平研究》
6.主持1996年度安徽财贸学院课题《安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7.参与1996年度国家教委课题《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8.主持1997年度安徽省教委课题,《安徽农村就业问题研究》
9.参与1997年度蚌埠市政府课题《蚌埠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10.参与1998年度安徽省财政厅课题《救灾支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11.主持1998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加快安徽农村小康进程研究》
12.主持1999年度安徽省规划办项目《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安徽农民收入水平》
13.主持1999年度安徽省育厅农项目《业增长方式转变监测研究》
14.主持1999年度安徽省育厅教研项目《场调查与预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15.参与2000年度校教研项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管理方向本科教学研究》
16.主持2001年度安徽财贸学院项目《中国农民生活质量研究》
17.主持2002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安徽居民收入差异及其效应研究》
18.参与2002年度校教研项目《"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
19.主持2003年度省教研项目《财经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0.参与2003年度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信息化研究》
21.参与2003年度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人力因素:ERP实施的关键》
22.主持2003-2004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安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监测分析与对策研究》
23.主持2005年度国家统计局项目《信息化对我国劳动就业影响效应统计测度研究》
24.主持2005年度安徽财经大学科研项目《安徽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25.参与2005年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加快安徽省农业信息化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26.主持2006年度安徽财经大学科研项目《安徽农业发展研究》
27.主持2006年度国家统计局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计监测分析与对策研究》
28.主持2006年度安徽财经大学教研项目《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点建设研究》
29. 主持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计量经济学"
30.参与2008年度校教研项目《基于ISO9000的安徽财经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31.主持2008年度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计监测研究》
32.主持2008年国务院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国家农业普查招标项目《农民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效应与政策选择研究》
33.主持2008年度国家统计局项目《农村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效应研究》
34.参与2008年度校级教研项目《人才需求变化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应对研究》
35.主持2010年国务院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招标项目《现代信息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效应与政策选择研究》
36.主持2010年横向项目《蚌埠电信社会代办渠道品牌化管理研究》
教材专著
1. 主编《市场调查与预测》,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2006年第2版
2. 参编《计量经济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3、 主编《投资分析》,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3月
4、 参编《企业经济学》,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1月
5、 编著《市场分析与预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9月
6、 副主编《投资分析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6月
7. 合著《农村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效应研究》,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
获奖荣誉
1.项目《蚌埠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1998年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蚌埠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论文《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获安徽财贸学院"八五"期间优秀科研论文二等奖
3.论文《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监测研究》获安徽财贸学院第二届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4.论文《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系统分析》获蚌埠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01年)
5.教材《市场调查与预测》获2004年安徽财经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6.教材《市场分析与预测》获2006年安徽财经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7.教研项目《"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2005年获获安徽财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
8.项目《农民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效应及政策选择研究》2009年获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招标课题评审二等奖
9.教研项目《人才需求变化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应对研究》获2009年安徽财经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10.1995年获安徽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称号
11.1996年获安徽财贸学院学科带头人称号
12.1997年被选聘为安徽财贸学院统计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13.2000年获安徽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称号
14.2007年获安徽财经大学教学名师称号
15.2010年安徽财经大学学术带头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