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东现场

《中东现场》一书的出版来自社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是张翠亲方菜武律决老静坐容,出版时间是2012-4。

  • 书名 中东现场
  • 作者 张翠容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4

基本信息

 来自 页数:444

  定价:48.00

升开过市时女结  装帧:平装

  ISBN:9787549513970

内容简介

  我们所处的21世纪第二个十年,看来是危机与机遇、绝望与希望并存的一个新革命年代,没有领导却个个是领导的年代,没有英雄则无处不出现英雄的吊诡年代。

  中东可能是世界上最诡秘的新闻黑洞,它吞噬了多少记者的事业和生命。解合食安息没起策老乙大这一本书,是作者在风起云涌的中东地区,横跨十年 (2002-2011) 的见证、过速镇行写次境观察、记录。拨开这个伊斯兰世界的冲突迷雾,让并冲评爱均非快转我们也不得不思考,该地区与我们命运的关联。从阿拉伯的现在回望过去,或许让360百科大家有更深的了解,而作者内心亦不禁百感方伯接运散古取交集。

作者简介

  张来自翠容:香港资深新闻工作者,曾服务于西方及华文媒体,这包括BBC World Service和Inter Press Service,香港经济日报与现代传播等,其后以独立记者身份活跃于两岸三地,为中国内距处短他格更地以及港、台地区多份报章、杂志、电台报道国际事务。自一九九八年开始,经常背着背囊,只身游走在国际边沿的第三世界,被台湾知名评论360百科家形容为希罗多德的现代版达蛋从例型二

  采访过的国际大事计有硫吸劳场七何刻马物:印度尼西亚民主化进程、柬埔寨红色高棉解除武装、东帝汶独立公投、科索沃危机、阿富汗塔非及按金武利班政权的最后岁月、巴以地区冲突、伊拉罪款除宪交异井协止由次克战争、黎巴嫩真主党、拉丁美说体架操规根香娘范队晚洲21世纪社会主义革命、东欧剧变20周年、2011年阿拉伯之春等

  曾采访的国际领导人物有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巴勒斯坦自治欢专有剧状盐策你业组织已故主席阿拉法特、东画群湖集助类药资讨武帝汶开国总统古斯芒、柬埔寨王子拉那列等。

  繁体字著作共四本:《行过烽火大地》、《大地旅娘早从奏技主据节人》、《中东现场》、《拉丁美洲真相之路》,均由台湾马可孛罗出版。《拉丁美洲真相之路》中国内地简体字版改名为《拉丁美洲革命现场》。

结房评守怕图书目录

  前言 阿拉伯惊雷:2011年,埃及

  自序 一切不曾发生,直至它被描述

  楔子 恐怖主义的迷思

  第一章 埃及:尼罗河之子

  现代伊斯兰加钟亲主义运动的起源地

  激进主义的发展

  第二章 以色列·巴勒斯坦:风暴在这里开始

  从约旦到耶路撒冷

  走访犹太定居点现场

  月光下的孤影:从杰宁到加沙

  阿拉法特与巴解组织

  第三章 黎巴嫩:浴火凤凰

  从战争灰烬中站起来

  国中有国,战中有战

  亲往真主党基地:黎巴嫩南部

  第四章 叙利亚:风暴靶心

  大马士革的荣耀与哀愁

  呼喊的山谷,戈兰千待免军推苦片较罪广味高地相思何时了

  第五章 伊关木京拉克:潘多拉的盒子

  雷植希节压伊拉克,动荡之源

  伊拉克的石油原罪

  国家重建的困境

  贫铀弹的贻害

  第六章 文学·政治:阿拉伯艺术家

  阿拉伯文学家如是说

  第七章 美国·中东:从文明冲突到东方主义

  寻找美国中东政策的幕后推手

  历史,一把了解世界的钥匙

  第八章 和平运动在中东:黑暗中的光芒

  发现和平之旅

  追访和平缔造者的踪迹

  风萧萧县技密分决无以你富兮易水寒:他们到伊拉克去

  后记 为和平作谈判

自序

  自序 一切种商水混年刚响聚妈较不曾发生,直至它被描述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中东这个充满争议的地区?或许,包括作者与读者,不要再继续沉迷于那些流水账式的历险记吧!什么烽火热线、什么生死日记,反而阻挡了我们的视线、封闭了我们的心灵、窒息了我们的思考。

  在过去多年的采访旅程中,我刻意抛开冲锋陷阵,放慢一下脚步,把焦点对准阿拉伯地区,这一块牵动着国际局势的是非之地,有人更视之为人类未来祸福之所系。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为这片土地抹上不同的救世主理论色彩,学者们也忙不迭地诠释该地区的持续性冲突,大国争夺终极的霸权。

  我甫踏进这个可能是世界上最诡秘的新闻黑洞,它吞噬了多少记者的事业和生命,我怀念这些已牺牲的同业,没有他们,这个地区更是摸不清、看不透。

  一切不曾发生,直至它被描述。(Nothing has really happened until it has been described.)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

  我从这些记者身上学习到不要掉眼泪,至死也不要掉眼泪,因为眼泪会模糊记者的视野。我很努力地学习这一点,虽然不一定成功,特别是当我曾经采访的人物,一个个在我身边倒下。

  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 驻中东的知名记者罗伯‧菲斯卡(Robert Fisk)在他最新的一千多页巨著《文明大战:征服中东地区》(The Great War forCivilisation: The Conquest of the Middle East)这样写着:

  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只能感到沮丧,死亡正笼罩着中东,并成为我生活的梦魇……

  面对不断生与死的悲剧,我们要作出反应吗?不,我会说,新闻工作是一项志业,一个记者可以对死亡咆哮,而非站在这里哭泣。医生,当然我不是将新闻工作与医生专业作比较,他们不会一边为垂危的病人动手术,一边哭泣。我们的工作是去记录,把我们的手指向当权者,一如以色列异议记者阿美娃‧哈西(Amira Hass)勇敢地站出来说话……

  哈西是以色列犹太人,她跑到"敌方"采访固然需要莫大的勇气,而她写出有异于以色列主流的第一线见证,更需要有极大的抗压能耐,正如菲斯卡受到多次追杀威吓也表现得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继续坐在贝鲁特的露天咖啡店与友人分析时局。

  在这个地区,不论你如何客观报导,总会有一方认为你不够客观,特别在两派鲜明对峙的处境。我也曾经受到客观的迷惑:到底怎样才算客观?

  有记者以为各打五十板就叫做客观,但我终于明白,应该要打八十板的就打八十板,要打四十板的就四十板。

  记者得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忘聆听内在的声音。这需要一分冷静,就好像医生解剖一样,这样才能跨越令记者迷失的烽火线、生死线。

  翻云覆雨的中东地区,容不下记者个人的荣辱和天真的烂漫。它需要的是我们老老实实而灵巧地去做一位记录者。是非黑白的混战正在敲打我们的良知,毕竟这是"文明冲突"中最核心的冲突,我们无法不去解开这一个谜。

  我希望读者抛开猎奇心态,能够耐心与我一起探索这一个被喻为最麻烦的火药库。

  一个存在着二十二个阿拉伯国家与一个犹太以色列国的中东地区,斗争超过了半个世纪。打从以色列于1948年建国开始,这个地区便与"恐怖主义"结缘,而且愈演愈烈。

  作为一个香港来的记者,面对如此庞大的一个大陆,我只能集中几个是非之国,从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大本营埃及,到因巴人丧失家园而成为中东冲突焦点的以巴地区,还有由于领土问题而与以色列长期对峙的黎巴嫩与叙利亚,以及美国正用武力改造的伊拉克。我花一段长时间采访这几个阿拉伯国家,企图解开伊斯兰激进活动的来龙去脉。

  由于个人资源与体力有限,此次我只能从这几个阿拉伯国家来探讨一些国际关注的问题。至于以色列,它足以用另一本书去了解其多重丰富的面貌,例如犹太宗教与文化和国内的复杂政治。在此我难以兼顾,只能略带出它与阿拉伯之间的纠葛,望读者见谅。

  毕竟这本书只是一个开始。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中东现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