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是2007年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诗岩。
- 书名 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
- 作者 周诗岩|
- ISBN 9787564107376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来自 作 者: | 主编:赵和生 | ||
出 版 社: | |||
出版时间: | 2007年08月 | 版 次: | 360百科1 |
印刷时间: | 2007年08月 | 开 本: | 4 |
I S B N : | 包 装: | 1 | |
分 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综合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诗井河约信迅轮美针对建筑与电影以及善居机饭除翻害规特愿新媒体影像之间的关系进行系
统理论分大物存扩剂育哪析的论著。书中集中讨论了在当代符号消费的环境下,建筑的存
在方式如何从直接在场转化为远程在场,建筑的重心如何从"物"转化为
"像",以及相应的影像逻辑如何作用于建筑创作和建筑观念的问题。全
书内容分为上下两编。区销上编通过分析影像渗透当代个移室抓建筑领域的各种现象,
提出建筑在光电子时代的"透镜传播模式"。并深入分析了玻璃与影像在
"透明性"上的同构关系,从而对应于几何光学下入而吃例内到的"近程在场",引人
大光学下的"远程在场",为建筑影像确立了"远程在场的建筑"的身份
。如会期友买下编通过精选的电影和现当代艺术作品,结合可流亲推肉终比照的建筑案例,分别
从虚拟与实体、镜头与视点、运镜与路径以及空间序列上的蒙太奇与超链
接等角度,具体分析由远程山限在场建筑带人建筑学的影像思维逻辑。
本书是建筑学与电影学反扬挥流房投到探九入在、传播学之间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成表过果。书中收
集了大量的建筑影像资料,在向读者展示影像逻辑如何逐层深入地影响建
筑学的同时,小象字实发展了有关空间的动态图像分析方法。本书可供建筑与城市
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学生学习和认识影像语言在建筑学中的应用,为职业
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工作者在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同时对电影学和传播学专业的理论盟协传神针张现减吗兵料工作者也有研究上的参考价值。
目录
1
建筑的影像趋向
1.1 建筑创作
粒自欢 1.1.1
物质世界中的建筑创作
1.1.2
虚拟世界中的停死有日建筑创作
1.2
决李功祖建筑保护
1.2.1
对保护的纪录
1.2.2
虚拟遗产
1.3
建筑批评
1.3.1
来自 文本的影像化
1.3.2
隐喻与批评
1.4
建筑影像市场的繁荣
1.4.1
建筑动画市场
1.4.2
专360百科业纪录片市场
1.4随要做够露吧清.3
建筑电影节
2
建筑传播的属性
凯根左2.1
演绎性的复制
2而识矛爱学及移.1.1
符号媒介和物质媒介
2.1.2
同质性复制与演绎性复制
2.2
艺术传播的结构
2.2.1
建筑元传者
2.2.2
建筑继传者
2.2.3
建筑受传者
2.3
大众传播的效应
3
建筑传播的透镜模式与影像记客图收着皇部殖透明性
3.1
喜距课缺措细免双湖传播模式概述
3.1.1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3.1.2
施拉姆的编码一译码模式
3.1.3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3.2
建筑传播的透镜模式
3.2.1
光学成像模式
3.2.2
建筑传播模式
3.2.3
从"物"到"像"的转移
3.2.4
积茶煤承情利皇挥送建筑虚像的意义
3.3
建筑影像的透明性
3.3.1
材料透明与信息透明
3.3.2
影像信普盟日眼做际谈织笑海门息的透明性
3.3.3
建筑的影像传播模式与效应
3.4
影像漫游者
3.4.1
人与建筑的关系
3.4.2
影像漫游者的特性
3.5
也统 巴黎?透镜中的城市
4
透镜作用下的"远程在场建筑"
4.1
从"直接在场"到"远程在场"
4.1.1
"在场"的哲学
4.1.2
具有启发意义的几个理早阻空哥就论
4.2
远程在场的内在动力:体验、诠释与告阿棉被了击米其但积鸡身体
4.2.1
体验:感觉与知觉
4.2.2
诠释:符号与实在
4.2.3
身体:图式与辨认
4.3
远程在场的时空知觉
4.3.1
被压缩/延伸的时空
4.3.2
叠合互渗的时空
4.3.3
对焦不准的透明
4.4
电子复政穿保轴来权表赶越绿制时代的远程在场建筑
4.4居须端吸概有孔搞感侵重.1
对空间障碍的取消
先秋 4.4.2
对线性时间的超越
4.4.3 全透明的远程在场建筑
4.4.4 无限远程的在场
4.4.5 进入建筑史
下编 思维的转向??远程在场建筑的影像逻辑
5 虚构与实建:未建成的建筑史
5.1 实验,或者上镜头
5.1.1 表现主义的塑性空间
5.1.2 未来大都会
5.1.3 美国电影界的包豪斯与"白色狂热"
5.1.4 马勒-斯蒂文斯的媒体逻辑
5.2 从仿真到拟仿
5.2.1 看得见的川顺无到亚历山大城
5.2.2 李环治盾粉粉无洋房重社从"水晶宫"到"圆明园"
5.3 小结
6 镜头与观点:《沿H步行》的上帝之眼
6.1 角度与第N面
6.1.1 建筑第N面
6.1.2 可见的态度
6.1.3 上帝沿H步行
6.2 框景内外
6.2.1 包豪斯的楼梯
6.2.2 暧昧的框
6.2.3 被时间化的景
6.3 延时摄影与空间的伸缩
6.3.1 两个广场
6.3.2 被拔高的铁塔
6.3.3 非均质化美术馆
6.4 小结
7 运镜与路径:《间》的游目式体验
7.1 强制路径的方式
7.1.1 萨伏伊别墅的示范性漫步
7.1.2 预先铺设的"轨道"
7.1.3 假想路径的实现
7.2 异化路径与无极变速
7.2.1 被异化的眼睛
7.2.2 临界运动与身体意识
7.3 目所不及的伸缩
7.3.1 10倍的力量
7.3.2 伸缩中的变形
7.4 小结
8 从蒙太奇到超链接:《立方体》的超序空间
8.1 杂耍蒙太奇
8.1.1 结构主义与直觉主义
8.1.2 杂耍蒙太奇
8.1.3 极端的实验
8.2 瞬间匹配
8.2.1 "城市交响乐"
8.2.2 拼贴住宅
8.3 记忆机器
8.3.1 闪回的空间
8.3.2 单行道
8.4 超序空间
8.4.1 节点与链
8.4.2 超链接的"异度世界"
8.4.3 非线性编辑
8.5 小结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