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分裂之后

「大分裂」意指,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高雅艺术和大众文化间存在必然且不可逾越的界线。现代主义将大众文化形塑为他者,并加以排斥,藉此建构自我,但后现代主义则尝试在高雅艺术的形式与大众文化的范畴间进行协商。本书反对将后现代主义对立於现代主义的化约式二元论区分,而指出,高雅艺术军席师曾脱和大众文化间的分裂,比起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的历史分裂,更为关键。

  • 作者 安德里亚斯.胡伊森(Andreas Huyssen)
  • 译者 王晓珏、宋伟杰
  • 出版社 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01日
  • ISBN 9789861736303

l图书信息

  After the Great Divide: Modernism, Mass Culture, Postmodernism

  大分裂之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装帧: 平

  分类: 文化

容简介

  本书所集结的各个章节,是作者写於一九七○年代后期到一九八○年代初期的作品,当时,在美国和西欧,现代主义的终结以的兵细航育危依及后现代的兴起,占据了众多学科知识分子的想像。本书固然有力地锚定於当时的历史时刻,它所提出的美学问题和文化政治问题,直至今日仍旧意义深刻,这些问题包括时间进程中概底执令现代主义本身的命运,高雅艺术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后殖民与全球化语境里文化研究的政治,文化传播与创造中技术和媒体的作用。

  在《大分裂之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里,安德里亚斯.胡伊森尝试驳斥有关现代和后现代的简单化的、线性的编年书写,他反对把二者看作进步的时间轴线上相互分离的两个阶段。此书讨论的与其说是现代主义来自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分裂,不如说是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一种分裂。本书从后现代的视角出发,尝试挑战高雅伟心任团他块继太切艺术与大众文化、政治、日常生活之间必然存在分裂这一观点。作者虽在最后一篇360百科文章中才详细阐发了有关后现代的立场,但这一立场间接形成於书中的各个章节,按年代顺序依次考察了一九二○年代欧洲的历史前卫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文学、美国波普艺意压居术、一九七○年代的国际前卫派展览、以及一九八○年代初期美国的后现代主义论争。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大分裂之后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