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沙尔沁村

沙尔沁村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乡,地处老城东20公里,大青山脚下,在110国道北侧。包头市九原区沙尔沁镇得名即源于境内这个最大村庄沙尔沁村。

  • 中文名称 沙尔沁村
  • 别名 沙尔沁
  • 行政区类别 村
  • 所属地区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乡

地理环境

  村西北台地山脚下,有一道群众称为"土垅"的边墙,残高1米,底宽8米,约长3公里,夯层比较清晰,北走大青山南麓的沙尔沁召西边,匍掌更父站才镇乡匐而行西南,直抵黄河北岸。据专家考证,它是金代长城。很久很久以前,这一带水草丰美,牛羊较多,蒙古族群众在此游牧生活,"沙尔沁",蒙语意为"挤奶的地方"。

历史沿革

康熙五十六年

  即公元1717年,清政府为保证军队供应,设置驿站共计35台。其中,第5台沙尔沁兵站就在今天的沙尔沁村。1748年,即乾隆十三年,清政府实行放垦,山西省忻洲人走西口远道而来,看准这里山清水秀,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便来此居住。又从蒙古族牧民手中租地垦来自荒,逐渐定居,光景好了,忻洲人来得多了,形成村庄,走西口群众习惯称呼360百科此地为"忻洲圪旦"。

清咸丰年

  蒙古族塔其布的父亲,参加僧格林沁的蒙古军西征。在平息马化龙的战斗中,荣立战功,清政府论功行赏,赐给四品官职,被册封为世袭掌盖;赐该族以"巴"字为姓;拔款在该村南街西端建筑府衙,当地人称为"章盖衙门"(至今府第院落仍在)。达又测础光谁专门办理蒙古人事务,管辖蒙古族户口地。那时,当村贯通东西的大街上适时出现饭馆、驿站、店铺、商号等,逐现量送步成为远近驰名的大集镇。正是如钱某严此,蒙古族名称"沙尔沁"影响较大,广泛流传下来,汉族名称"忻洲圪旦"渐渐地被和从于足压安管人淡忘。

暜化寺

解放前后

 它马表赶威最核到季带负 1926年前后,老一辈革命家吉雅泰、奎壁、李森、刘仁等同志搞地下活动,经常来此驻脚。1945年11月12日,第一次绥包战役打响,贺龙同志的攻城总指挥部就设在沙植呢婷所松立完尔沁召的经堂内,至今,村民们还在传诵当年贺龙指挥八路军攻打包头的传奇故事。

改革开放前后

道进述李搞态短  沙尔沁村是整个包头地区、大青山脚下的最大村庄,改革开放以前,全村分为3个大队、24个小队。旧社会隶属于萨拉齐县鄂尔格逊乡。改革开放后,改隶为萨拉齐县二区。1958年4月2日,萨拉齐县二区整体划归包头郊区,改名为东园人民公社。2差额006年春天,隶属于合乡并镇后的沙尔沁镇。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沙尔沁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