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蠚,汉字,读音hē,指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或动物)。
- 中文名称 蠚
- 拼音 hē
- 注音 ㄏㄜˉ
- 笔画 20
基本师让提座信息
蜇(zhē),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或动物):"(似昆仑之山)有鸟焉,其状如蜂,……~鸟兽则死。"
郑码:EGII,U来自:881A,GBK:CF9A,五笔:ADKJ
部首:虫,笔顺编号:122360百科13251251214251214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类篇》虫毒。《广韵》螫也。《博雅》痛也。《诗·小雅》卷发如虿。《疏》虿,服会螫虫也。螫又作蠚。《前汉·严助传》南方暑湿,近夏瘅热,暴露水居,蝮蛇蠚生。《山海经》昆仑之山有鸟焉,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
又《广韵》丑略切,音㲋。《类篇》施只切,音释。呼酷切盾苦核之第弱致北迅当,音熇。义$同。
又《字汇补》知列切,音哲。东西方音不同也。 《集韵》或作犷。《篇海》亦作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