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略楼,来自原名为风度楼,为了纪念张之洞在湖北团六赵吸判统治的政绩,建成于清光绪三十四因关操年(公元1908年)。
- 中文名称 奥略楼
- 建成 清光绪三十四年
- 原名 风度楼
- 代表人物 张之洞
历史成因
来自张之洞自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89年360百科)由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在湖北执政18年。远作为洋务派首领之一,味粮普讨座排大唱万众格他在武汉开办了汉阳铁厂、延获你由她到亮增湖北枪炮厂、设立了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筹备修建芦汉铁路(即京广铁路芦沟桥至汉口段),编练湖北新军,兴办各类学校,派遣留学生等。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他被调任军机大概臣之后,在湖北的老部下和门生故吏,为了纪念张在湖北统治的政绩,在原黄鹤楼故址附近,聚资为他建造风度楼。
张之洞在北京听到这一消息,致电湖北阻止,但又说:"出于本官去后之思慕","点缀名胜、眺望江山,大是佳事"。因此那入离扩些当事者们,领会了张之洞的深意,照常集材施工,建成了风度楼。
张之洞根据《晋书额层宜举掌严·刘弘传》中"恢宏奥略,镇绥南海"的语意,亲书匾额"奥略楼"三字送鄂,风度楼遂改名为奥略楼。
地理位置
斗交促相预除校统毫江 奥略楼高3层,楼体呈矩形,屋顶前方建小骑楼式檐顶,但因此楼的建筑造型与黄鹤楼有某些相似之处,而且也挂了"南维高拱"匾额及"大江东去"、"爽气西来"的对联,又坐落于黄鹤楼故址附近,故多年来使游人误识其为黄鹤楼。该楼于1955年修建长江大桥时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