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围(来自WC),指的是经脐点(om)的腰部水平围长,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测量方法是:被测曾印类西突收构率生者站立,双脚分开25至30厘米,体重均匀分配。
- 中文名称 腰围
- 拼音 yāo wéi
- 安全腰围 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
- 换算方式 1英寸=2.54厘米
词语解来自释
1.束腰的带子。 唐李贺《贵公子夜阑曲》:"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王琦汇解:"白玉谓腰带上所饰之玉。"
2.腰部周围的长度。 宋欧阳修《行云》诗:"叠叠烟波隔梦思,离愁几日减腰围。"明陈铎《二犯江儿水·四时闺怨》曲360百科:"征雁往南飞,雁归人未归。想象腰围,做就寒衣。" 清赵翼《钱竹贵身领伟初挽诗》之二:"腰围月植充另一守于神减频量带,目疾宵昏只掩关。"
计算方法
男性:身高(cm)÷2-11(cm)
女性:身高(cm)÷2-13月吸山怀脱片亮眼(cm),±5%为正常范围。
所测人群的腰围只要在公式计算的正常范围内,体重指数几乎都在正常范围,腰围低到权山每践于或超出正常值范围的百分数和与之相应的体重指数降低或升高的百分数也基本相符沿门回未算针听。结论:公式能较正确地计算出中国成人正常腰围值,既准确又方便、实用性优于体重指数,能够监测对早久环叫夫一故握记含冷期预防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腰围换算
腰围换算公式:
英寸换厘米--1英寸=2.54厘米(26英寸X2.54厘米=66厘米)
市尺换厘米--1市义台丝差脸河尺=33厘米
常见的腰围换算:
英寸 厘米 市尺
38 96.5 2.90
37 94.0 2.82
36 91.4 2.7抗4
35 88.9 2.67
34 86.4 2.59
33 83来自.8 2.51
32 81.3 2.44
31 78.7 2.36
30 76.2 2林析历调圆高刘位跑承.29
29 73.7 2.21
28 71.1 360百科2.13
27 68.6 2.亚入而把06
26 66.屋煤群经修烈供树调书早0 1.98
晴雨表
判胶附调型固她投支 腰围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掉弱味模优持者,人们很关注体重,其实更应该关注腰围。欧洲科研人员对超过35万人进行的一项大规模医学调查发现,一个周齐人的腰围如果过大,不仅不美观,还暗藏健康隐患:大腰围的人过早死亡的风险最高可达到正常人能院扩绿学红深拿跟态置的两倍。
来自伦敦帝国学院、德国人类营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在12日出版的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超过35万欧洲人进行了平均9.7年的跟踪调查。这些人在调查开始时的年龄平均为51.5岁。结果表明,一个人的身高体重指数(BMI)即便处于正常范围内,但如果腰围过大,过早死亡的几率仍会大大高于常人。
这一研究结果提供的强有力证位米晚哪众保章司胞据证明,一个人即便整体算不上超重或肥胖,但如果腰部积聚过多脂肪,对健康也会造成严问述右附重威胁。对相同BMI指数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随着腰围上升,早亡的几率也会升高。通植此赶米松齐具体来说,男性腰围思顺销顺非洲充胶超过120厘米、女显船程二学电便映食是性腰围超过100厘米且请担衡德护曲亲创害,其早亡的几率是腰围正常人(男性小于80厘米、女性小于65厘米)的约两倍。
他们建议,医生在进行体检时第位轮,除了测算BMI,还应测量腰围和臀围,以便及早发现健康隐患,提醒人们注意腰围族相酸医读似级,提出为健康而减肥建议。
腰围中国
3亿国人受困肥胖
当一个健康问题,已经有了在医院开设专科门诊的必要,就足以证明它的存在是多么普遍。肥胖门诊的出现,恰好印证了这一理论。国人而的体重和经济增长率一样,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膨胀。
腰围正在改变中国
"上世纪80年代初,当你走在广州街头,几乎看不到肥胖的人,但到了80年代末,肥胖已经成为了中国大城市人口健康的一个问题。"在英国人保罗·弗伦奇和马修·格莱博眼中,腆着"啤酒肚",挺着"将军肚",大腹便便,步履蹒跚的人,就是中国形象的典型代表。
应该说,两位外籍人士的这一评价,并非不负责任地随口一说。他们用超过10年的时间,长期考察了中国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变化,并在他们所著新书《富态:腰围改变中国》中,用这样一组数据刻画出了中国人的肥胖轨迹:
1985年,中国城市男性平均腰围是63.5厘米,现在已接近76.2厘米,40-50岁的男性平均腰围更是达到82.6厘米;中国人领口的尺寸也在增加,在某衬衫制造企业为上海办公室职员们准备的产品目录中,大领口的衬衫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30年内,中国城市居民的鞋平均大了两个尺码,女性小罩杯文胸的销量一直在减少,城市中大罩杯的女性则越来越多。
城市里夜晚灯火通明,餐馆里永远少不了觥筹交错的食客;新鲜食物被快餐替代,在1997-2006年间,中国快餐市场销售总额增长了9倍;高脂、高糖、高盐的进口食物一股脑地涌进超市货架,催生了无数的胖子;忙碌的生活让人们忘记了运动的快乐,购物成了"全民运动"。城市,已渐渐成为"发胖集中地"。
对很多国人来说,肥胖或许只是"个人问题",但若细细算一笔账,它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大事。比如,肥胖引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乃至癌症等,使得中国医疗费用支出大大增加,员工生产率下降和缺勤等间接造成的损失也无法忽略不计。这些负担就像一枚不断恶化的"定时炸弹",让看似"富态的中国"陷入重重危机。
发表在美国《保健事务》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中国目前肥胖人口达3.25亿人,增幅超过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个数字在未来20年还可能增加一倍。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公开指出:"目前,全世界有15.5亿超重或肥胖儿童,其中1.2亿在中国,占全球肥胖儿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