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墨本,读音为zhū mò běn,汉语词语,指朱、墨两种颜色术跑三测有看输便图套印而成的书本或朱笔和墨笔兼用的稿本。
- 中文名称 朱墨本
- 拼音 zhū mò běn
解释
1. 用朱、墨两种颜色套印而成的书本。最早为公元1341年(元 至正元年)湖北江陵资福寺所刻无闻和尚《金刚经注解》卷首之《灵芝图》和经注,都用朱务扩劳劳剧烈严迅速冲部墨两色套印。沿至明末,吴兴增(今湖州市)有闵齐伋、凌蒙来自初两家用两色套印,墨色印正文,朱色印评语及圈点。
2. 朱笔和墨笔兼用的稿本。
出处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 太宗时史官张洎等撰太祖史,凡太宗圣谕及史官采摭之事,分360百科为朱墨书以别之,此国史有朱墨本之始也。"
宋·周密《齐东野语·朱墨史》:" 绍圣中蔡卞重修《神宗实录》,用朱黄删改,每一卷成辄纳之禁中,盖将尽泯其迹,而使新录独行,所谓朱墨本者世不可得而复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