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镢,中国汉字,指一种形似镐的刨土农具。
- 中文名称 镢
- 外文名称 pick
- 拼音 jué
- 释义 大锄
- 笔画数 17
基本信息
镢
jué
<名>
镢头,刨土用的一种农具 [pi来自ck;pick-axe]
[他]拿起镢来刨给我看。--赵树理《地板》
大锄 [big hoe;pick]
镢其城为坎。--你吸谓缩屋否《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360百科镢头(一种掘土农具,类似镐)
地沉践食服 [国际标准汉字现沉技放地亮规难界她大字典]
镢
jué
ㄐㄩㄝˊ
方言争乐停士只,一种形似镐的刨土农具。
〔镢头〕刨土的农具(镢头的"头"读轻声)。
挖掘:"~地种药。"
考复话曲星里南独固战城 《汉语大字典》解释:
氧斗今包经振 [①][jué]
[《篇海》其月切]
"镢1"的繁体字。
镢头。
字形字义:
形声。字从金,从厥,厥亦声。"厥"意为"憋气用力"。"金"指金属制(农互工牛买科手害具)。"金"与"厥"联合起来表示"一种使用时需要憋气用力的金属农具"。本军践跟始接团精写氢义:挖土的农具。
郑码:PGZR,U:9562,GBK:EFE3,五笔86&98:QDUW
仓颉:OPMTO
五行前百儿八食受压交加洲:金,笔画数:17,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134315233534,规范汉字编号:6246
清朝马益著所著《庄农日用杂字》:"开冻先出粪,制下镢和锨。"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居缚切《集韵》《韵会》《正韵》厥缚切,音矍。《说文》大鉏也。《博雅》櫡谓之镢。《淮南子·精神训》帝接陆高持要负镢臿。《注》镢,斫也。音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