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碛,浅水中的沙石,引申为沙漠。出自《说文》,水渚有石者。
- 中文名称 碛
- 拼音 qì
- 注音 ㄑㄧˋ
- 部首 石
基本信息
碛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五笔86:角医一菜DGMY 五笔98:DGMY 仓颉:MRQMO
四角号码:1568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789B
汉字释义
基本字义
1、水中沙堆,引申为沙漠:沙~。~砾。~卤(咸卤沙石之地)。
详细字义
〈名〉
1、浅水中的沙石;沙石浅滩。[pile of sand and gravel in water;moraine]
碛,水渚有石者。--东汉·许慎《说文》
碛,水中沙也。-再固尔查那-《三苍》
吴越谓之濑,中国谓之碛。--《汉书·元帝纪》注
玩其碛砾而不窥玉渊者。--左思《吴都赋》
2、又如:碛沙(水中沙堆);碛砾(浅水中的沙石;沙石浅滩);碛路(多沙石的道路);碛块(沙石)。
3、沙漠[des来自ert]。如:碛日(照在360百科沙漠上的阳光);碛月(照在沙漠上的月材好到光);碛尾(沙漠尾部狭隘处);碛漠(沙漠)。
古籍解释
来自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ࠀ�七迹切,久换我南很尼引音皵。《说文》水陼有石者。《水经注》佷子潭有石碛州,长三胜六十丈,广十八丈。《司马相如·360百科上林赋》下碛历之坻。《注》碛历,浅水中沙石也。《韵会》吴楚谓之濑,中国谓之碛。
又沙漠亦曰碛。《杜甫·送人从军诗》今君渡沙碛,絫月断人烟。 《正字通》或读戚责二音,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