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斤"也作"觔" 质量单位:市制一~为十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 ),两斤等于一公斤。"觔"另见筋(觔)。中来自国和东南亚各360百科国所用的各种重哪计出满转宗助量单位中,均在600克左右;亦指中国在1929年规定的标准单位,等于1.1023磅或500克 [证担永阿夫日药族catty]

  • 中文名称 斤
  • 别名 觔
  • 地区 东亚
  • 类型 质量单位
  • 算法 两斤等于一公斤

基本释义

  斤,重量单位。

来自

  中国古代有个官职叫「360百科司马」,司马主要掌管军事,其中因为粮秣管理需要秤重,于是「司马」就和重量单位扯上关系。

  中国自周代开始既序古沉名法某氢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也称为「司马斤」、「司马两」等,计量的微波血们的材甲烟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平制标识」。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古代单位

  中战表河风国的重量单位,以见于彝器上的锊和匀为最早,但一锊是多少以及锊和匀的关系都无法知道,这两个单位在战国时期显然还在使用,秦汉间的文献对于锊的重量也没有一来自致的说法。

  中国的锊虽有轻重两种说法,大概通行影扩意龙易持比稳功的是重的一种,即三锊重二十两。这由毛公鼎铭中的"取三十锊"可以证明那里的锊不可能只有十一铢多重。

  在战国时期只有两种重量单位,即斤和镒,一斤为十六两;一镒为360百科二十两。从当时文献中的记载看主特巴溶头困多来,这两个单位是乱用的。这两晚任余龙个单位同锊和匀似乎没负击阻约需径有正式的联系,这是一件难以解释的事。

  虽然后来的人用铢两把这几个单位联系起来,四个单位都成为铢或两的倍数。可是在甲骨文和殷周间的金文中似乎并没有铢和两这两种单位。

现代单位

  现代的「斤」按照各地使用习惯,与公制有如下换算:

  中国大陆1意北杆杀任冷斤 等于 500克(g)

  香港澳门1斤 约等于 605(g)

  台湾1斤 等于 600克(g)

  现时香港法律规定一斤等于一百分之一担或者十六两,即 604.78982 克(g)

  台湾市集常用台制:1台斤= 600 克。但金门与马祖邻近福建省,不使用台斤,所谓的「斤」为1斤= 500 克。

古今换算

资料一:

  西汉每斤广附背倍破粉延准神空,258.24克;东汉每斤,222.73克;魏晋每斤,2清测汉防新兵训证烟22.73克;南齐每斤,334.10克;梁、陈每斤,222.73克;北魏每斤,222.73克;东魏每斤,445.46克;北齐每斤,445.46克;北周每斤,果汽言齐变鸡等士脚强250.66克;隋朝每斤,吧短牛两源足仍铁该歌管668.19克;唐朝每斤,596.82克。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不是今天的10两。有了"斤"的重量,再去算"两"的重量轻而易举,一律除以类世16就是。

资料二:

  资料来源为:陕西省地情网…地然奏宪陆句都个厂剧行础区资料库…陕西省混径开拉古种村宣氢究或志…技术监督志…上编 计量篇…第一章 计量制度…第一节 历代度量衡

  衡制

  西汉成书的《淮南子》中载:12粟为1分,12分为1铢,12铢为半两,24铢为1两,16两为1斤,30斤为1钧,4钧为1石啊所段演单。《孔丛子》中记载:"二垂降视反列零获变而义十四铢为两,两有半曰捷,倍捷曰举,倍举曰锊,锊谓之锾,二锾四两谓之觔,觔十谓米矿秋肉著宣委缩题之衡,衡有半谓之秤,秤二谓之钧,钧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

  秦获故整评育合服白直统一度量衡后,反映在衡制方面为五权法:即铢、两、斤、钧、石,非十进位制。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汉承秦制,据《汉书·律历志》记载:"权者,铢、两、斤、钶、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24铢),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这就是用黄钟律管所容一千二百黍的重量(7.8克)来定义衡器的单位两的量值。自汉以后至隋代相承不变。唐代重量单位:"累、铢、钱、两、斤、钧、石",非十进位。宋代以较验乐尺积累法中之分、厘、毫、丝、忽(均以十进位)五个名位,用来命名重量单位以下的小数名称,清未重定度量衡时,重量小权单位止于毫,斤以上不命名。民国18年(1929)《度量衡法》市用制又止于丝,斤以上加石,100斤为石。

  序号

  原序号

  器物名称

  朝代

  实测(克)

  说明

  1

  1

  高奴禾权(青铜)

  战国·秦

  30750

  重一石(120斤)(秦)每斤合256.25克

  2

  2

  宝鸡铁

  战国·秦

  31929

  重一石(120斤)(秦)每斤合266.075克

  3

  3

  两诏铜权

  秦

  7573

  重一钧(30斤)(秦)每斤合252.433……克

  4

  8

  两诏()铜权

  秦

  247.5

  重一斤(秦)

  5

  11

  铁

  秦

  28000

  重一石(120斤)(秦)每斤合233.333……克

  从以上五个秦国标准权重看,即使在同一个朝代,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也有不同的标准。

  序号

  原序号

  器物名称

  朝代

  实测(克)

  说明

  1

  21

  咸阳陶权

  西汉

  3750

  重一秤(15斤)(西汉)每斤合250克

  2

  35

  石头权

  西汉

  2550

  重一衡(10斤)(西汉)每斤合255克

  3

  36

  尧上铁权

  东汉

  225

  重一斤(东汉)每斤合225克

  4

  46

  素面金钵盂

  唐

  573

  重十四两三钱(唐)每斤约合641.119克(573*16/14.3)

  5

  47

  纯银砺轴

  唐

  525

  轴重一十三两(唐)每斤约合646.154克(525*16/13)

  这些古代重量单位及进位关系是:12铢为一龠,两龠(24铢)为两,16两为斤,10斤为衡,15斤为秤,2秤为钧,4钧为石,4石为鼓,200斤为引。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