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未来的亚洲:新全球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的亚来自洲:新全球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是2009年11月1日中信出版社出版的360百科图书,作者是(美国)史蒂芬?罗奇 。

  • 中文名 未来的亚洲:新全球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11月1日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08617404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第1来自版 (2009年11月1日)

  平装: 34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把独苗给使7875086174创信04

  条形码: 9787508617404

  尺寸: 22.6 x 16.8 x 2.2 cm

  重量: 558 g

厂鱼派每强虽个做卷事克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史蒂芬?罗奇 译者:束宇 马萌

  史蒂芬?罗奇,过去的三十多年来一直都是华尔街公认的思想领袖之一。他现任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他在职业生涯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担当着摩根士丹360百科利首席经济学家,并降改领导着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崇高声誉的经济学家团队。他的著述经常被国际金融报刊等媒体引用,他同时也经常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他于1982年加入摩根士丹利,在此之前,任职于Morgan Guaranty Trust Company,也曾在华盛顿特区的美联储任职。

内容简介

来自  《未来的亚洲:新全球化时代的机360百科遇与挑战》内容简介:作为过去这十年中全球范围内发展速度最快,同时也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亚洲各国已经步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代。但是我们看到发展中亚洲所享受到的新兴的经济增长并没有牢固的根基。随着200聚怎8年进入尾声,这个区域中的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有的甚至直接陷入了衰退。亚洲各国不仅两斯矿供压前底美不具备与世界其他各国的疲软趋势"脱钩"的能力,反而由于其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变得比十年前更加紧密地与世界市场绑定在了一起。区破等报仅区凯重曾经一度光明灿烂的前景变得晦暗难测。投资者们、商人们、决策者们、以及政治家们都需要更深入的挖掘这个至关重要的区域将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挑战、机遇、及风险艺息亲错确督气交

  在《未来的亚洲》一书中,摩根士丹利的亚洲区总裁史永伤物制苏及导古蒂芬?罗奇从本次金融危机入手,结合全球化论战的大趋势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细致地分女创市析了中国在平衡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同时分析了中美在贸易政策方面的矛盾。在全书中他还加入了对日本、印度、及韩国等国家面临的挑战的分析。根据从既往的经验教训中获得的知识,作者在全书的总结性章节中,就实现所谓组岁连养音亚洲的世纪所要做出的努力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的一个主要贡献就是揭示出进行宏观风险评估其实是理解未来亚洲发展的潜在推动力的核心方法。

  对于那些希望加深对亚洲的了鲁值呀知也知论解,并在亚洲的转型时期把握住盈利机会的人而言,《未来的亚叶距洲》不失为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指南。

媒体评论

  此书从亚洲的视角审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问题。其全景式的分析和卓有深度的见解,为关于亚洲未来发展前景的大讨论添上铁道能院增行包世专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明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作为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且身为知名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宏观经济学方面的权威不容质疑。他不仅对亚洲有着深刻的洞察,同时对不同的行业都有深厚的了解,而且他还秉持了非常开放的思维。在本书中,史蒂芬生动地描述了亚洲的变迁,并深度挖掘了引发这些变迁的根本原因。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为亚洲各国指明了在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同时也强调了亚洲各国对全球经济的重大影响力。亚洲在重塑"后危机时代"的全丝离飞粉增死依升球经济的进程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认为这本书正好为我们阐释了这种重塑的过程是怎样展开的。

  --朱民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史蒂芬?罗奇

  在此书粒转仅经从范中阐述了他对亚洲与全球化的真知灼见-财好卫起四严导条怕范左-涵盖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任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感兴趣的读者都应该阅读此书,而且此书也应成为决策者和经济学家的必读书输边整

  --杰弗里?加藤 原耶鲁欢吸药命景望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史蒂芬?罗奇一直是世界经济评论家中独树一帜的。他被航负是极少数曾对以负债推动的"赌场式"经济的不可持续性提出过警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预言终于在2008年成为了现实。在他的新书当中,他又发出了另一个警示。因为亚洲井喷称脸推财现南式的增长是对亚洲与全球经济大融合的一次"豪赌",所以史蒂芬?罗奇认为,当全球经济步入衰殖我地王情点烧退时,亚洲的增长也必将不可持续。 亚洲各国需要全面推行再平衡其经济结构的各种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其显著的增长。而他在书中警示,推行这些措施将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对于那些相信亚洲已经与全球经济"脱钩"的人们来说,史蒂芬?罗奇的这本书不可不读。

  --彼得?诺兰 大英帝国司令勋章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贾吉商学院教授

  关于亚洲是否已经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增长主引擎的论战正进行得热火朝天。史幕芬?罗奇对这种盲目的信仰提出了挑战,并且以自己的见解为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开出了良方。实践他的建议,亚洲就能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动力。

  --劳拉?泰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教授 罗奇在亚洲以最好的视角审视了这次危机。他通过经济与商业的综合分析,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提出了深刻的见解。他警告我们全球化是脆弱的,我们正面临倒退到本地化的风险。在我看来,不论是决策者还是商务人士都应该认真思考他的警言。

  --霍华德?戴维斯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

  我向来爱读罗奇先生的文章,这固然是由于他的观点、见地和论述具有吸引力。但是,我也十分欣赏他那清澈见底的分析、浓淡相宜的表述和飘逸洒脱的风格。本书的中文版以自然、流畅、隽永的译笔。让罗奇先生的思想通过极富表达能力的汉语得到了忠实的再现。

  --金立群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原财政部副部长、原亚洲开发银行常务副行长

目录

  序

  导言

  第一章 陷入危机的世界

  对全球经济的展望

  转危为安

  应对一次与众不同的衰退

  2008达沃斯年会日记

  双泡沫迷局

  即使最坏的时期已过去--仍需要小心余震

  后泡沫世界的陷阱

  恐慌2008:不应再找替罪羊

  全球危机的全球化解决方案

  美联储政策职权的转变

  奥巴马新官上任该烧的三把火

  濒死的消费

  后泡沫时代全球面临的难堪现实

  后泡沫时代的全球商业周期

  美国的日本综合症

  资本主义何去何从?

  在过度消费时代终结之后

  老调重弹

  大萧条的老路

  第二章 全球化论战

  开放式宏观经济

  全球化的主战场

  全球经济增量

  乞丐无权挑食

  另类全球化的危险

  坏点子与构建新的全球政策结构

  多哈回合谈判无足轻重

  全球经济高速增长的陷阱

  撞上金砖之墙

  借力全球化东山再起--日本带头,德国跟上

  劳动者与资本家之争

  全球各国的经验教训

  从全球化倒退到本地化

  全球化把发达国家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货币汇率问题

  全球储蓄构成的转变

  第三章 中国的再平衡之路

  中国的再平衡挑战

  中国降低商品消耗

  规模效应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挑战

  中国的重大矛盾

  中国制造的软着陆?

  关于中国企业利润率的论战

  中国选择优质发展

  一场再平衡的攻坚战

  一石二鸟

  "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中国的全球挑战

  消费拉动的增长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中国的宏观任务

  中国的悖论

  第四章 泛亚区域面临的挑战

  未来的亚洲

  日本制造的再平衡?

  从北京到迪拜

  亚洲的两大经济体

  金正日对全球化的助力

  日本缺失的一环

  印度开始上路

  起重机林立的迪拜

  亚洲"脱钩"之梦难以实现

  韩国的考验

  亚洲的政策陷阱

  亚洲式的自满

  开局的结束

  亚洲的另一记警钟

  印度的良性循环

  亚洲重返跌势的危险

  第五章 美中之间的紧张关系

  危险的滑坡

  走上保护主义的不归路

  关于美中贸易政策的论战

  谁补贴了谁?

  保护主义的威胁--过去和现在

  保护主义幽魂再现

  中国的步伐,美国的焦虑

  贸易摩擦的政治博弈

  对美国和中国的一记警钟:共生关系的考验

  后记

  资料来源

  致谢

  译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未来的亚洲:新全球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