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4年河北省定县华塔塔基出土了一件北魏时期的玻璃钵,口内敛,圆唇,腹微鼓,圆底。钵体以天青色透明玻璃采用无模吹制法制成,有大量密集的小气泡,表面形成银白色的风化层。
- 中文名 玻璃钵
- 制造年代 北魏
- 规 格 高7.9厘米,口径13.4厘米
- 材 料 玻璃
基本简介
名称: 玻璃钵
史处罗 制造年代: 北魏
材料: 玻璃
规格: 高7.9厘米,口径13.4凯省随此片笔绝厘米,壁厚0.2-0.5厘米
收藏地: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大致说来,古代玻璃可分为来自实心器和空心器两类,而无模吹制法则是空威学程远心器的主要成型方法,它是利用空气的流动性、无所不在性和一定的压力性,借助特制工具将玻璃熔液吹成空泡而成型的一种专门工艺,俗称"吹大泡"。我国西汉时已掌握了玻璃器皿的制造技术,但在我国北魏以前尚未见有采用吹制法成型之玻璃器,至北魏时吸收了罗马萨珊玻璃吹制法等生产技术,从而使我国玻璃工艺得到进一
步提高,成为南北朝以后中国玻璃产品的主要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