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

《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来自历程》是200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逯耀东井参值王倒但述然些

  • 书名 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
  • 作者 逯耀东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06年9月1日
  • 页数 302 页

图书信息

叶群频  ​作 者:逯耀东著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6-9-1

  版 次:1

 声体成兰试书节了 页 数:302

  字 数:264000

  印刷时间:2006-9-1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9787101051834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逯耀东先生1932年生于江苏丰县,后随家迁往台湾。1953年考入台湾大学历史系,在劳干先生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北魏与西域的关系》,初窥魏晋南北朝史门径。1961年考入香港新亚研究所,得亲聆钱穆、牟润孙、严耕望先生等诸魏晋史学大家的教言,由牟润孙先生指导,完成硕士论文《拓跋氏与中原士族的婚姻关系》,来自毕业后留任助理研究员,继续研究拓跋氏与中原文化的接触与转变,其成果后结集为《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1968年,考入台湾大学历史系博士班,列著县席得亲近沈刚伯、李宗侗、姚从吾诸先生,以裴松之《三国志注》为研究范围,论文由三位先生亲自指导。其间360百科曾先后入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平冈武夫研究室,再赴香港新亚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完成博士论文《魏晋史学的你伟迅可特色--以杂传为范围所作的分析》,获台大历史系首届文学博士学位,遂受聘任教于台大历史系、辅仁大学历史系。1977年,受香港中文大学之聘,入新亚书院历史系任教,时卫阿逐轴搞牟润孙、严耕望先生甫退休,逯先生继任讲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史"、"中国史学史"、《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史学名著"及"中古史料"等课程型四就临混素术,执教新亚十四年之久。1991年,辞聘香江,重返台大历战止养木史系,讲授"中国大陆史学"、"传统史学序论"及"中国饮食史"等课程,直至1998年夏退休。

  逯耀东先生的研究范围集衣课裂车围威山可讲中于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史学史、现代史学、饮食文化史,擅长历史随笔、文化散文的写作,一生勤于著述,笔耕不辍,历年所撰史学论集、散文集二十馀种。近年,逯先生将其新旧史学论稿与文稿分别辑为《糊涂斋史学论般钟片航孔运刚龙体益稿》、《糊涂斋文稿》,由东大图书公司陆续在台北出版,其中史学论稿已出版《魏晋史学及其它》、《胡适与当代史学》、《光房李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四种,文稿已出里期权引小呼笑志版《窗外有棵相思》、《出门访古早》、《那年初一》、《似是闲云》、《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五种。此外,《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原块为县品去次提响名》、《寒夜客来--中国饮食意景客强难文化散记之二》由北京三联书店分别于2002年、2005定变刻信输年出版,以其文采粲然、脍炙人口而深受大陆读者的喜爱

  《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二书是逯先生魏晋史学和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代表作,广为学界所知。《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以拓跋魏进入长城建立的首都平城及孝文帝迁都后的洛阳为基点,讨论拓跋魏进入长城后近一个世纪文化变迁的历程,对两种异质文化交融所形成的"文化边际"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魏晋处于汉唐之间,是一个解构与重组的时代,儒家思想失去其具危原有的权威地位,经学笼罩下的学术纷纷脱离经学的羁绊而走向独立。《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着重考察这一时期史学主流之外出现的一系列非儒家价值体系的新史学写作形式,并结合蛋带政响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流变,探讨这些新史学写作形式的思想根源和社会基础。

作者简任权律

  逯耀东,(1932-2005)江苏丰县人。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来自系首届博士班,先后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台湾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工作四十馀年,范围集中于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史学史、现代普显致天英内完清觉源操史学、中国饮食文化史。擅长历史随笔、文化散文的写作,一生勤于著述,笔耕不辍,360百科历年所撰史学论集、散文集二十馀种。

目录

  序

  导言

  北魏前期的文化与政治既载刚内硫形态

  崔浩世族政治的理想

  《苦断歌苦岁话结延统迫崔氏食经》的历史与文化溶形了云顶团气球让础密意义

  北魏孝文帝迁都与其家庭改编早悲剧

  北魏平城对术场业病们攻并室九阶降洛阳规建的影

  拓跋氏与中原士族的婚姻关系

  北魏与沿需高额价研企南朝对峙期间的外交关系

  附录 试释论汉匈间之瓯脱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