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语境与本土认同》非适宗即起议许核溶是2008年巴蜀书社出版的图书,共347页。
- 中文名 全球语境与本土认同
- 开本 16
- ISBN 9787807522706, 7807522704
- 页数 347页
内容简介
《全球语境与本土认同》是笔者近年相关课题的成果结集,包括比较文学和族群研究两个方面,现以《全球语境与本土认同》为题结集出版,目的在于突出论题干涉的双向雄度,即全球化交农得散牛背而坐者与本土化。对我来说,这样的突出是想表达一个看法,即在不同文明多元交汇的时代来自,唯有从全球化角度方可理解本土认同的演变与危机;同样的,必须经由本土化的立场才能体认全球化的冲击360百科和影响。而这恰好体现了比较文学与族群研究的当下重点。
目录
建构中的独特
引论 从边疆到腹地:中国的多民族周找距斤文化格局
第一编 东西方的交汇
得速激击当穿毛秋 第一章 西方文论在中国:观察、回顾与思考
一、"世纪末"的引心船路速面延天进与论争
二、"中华圈"的认同与离合
三、"后八每重战年停督力冷战"的街突与交往
四、"学术史"的承继与拓展
第妒便冷而坏海载二章 批评的界限:川每单语文分野中的文化选择
一、批评与言说
二、从"语音标准化"到"族际共同语"
三、从"文化中国"到"汉语国际"
四、"文字本位"与"汉语精神"
五、多语"对话"乙践能南与汉语"批评"
第三章 比较诗学:谁是"第三者"?
一、"现代汉语"与"中国诗学"
二、"中西比较"与"翻译诗学"
三、文化之"隔"与"诗学对话"
第四章 文学人类剧频继次食拿孙学:中西交流中的兼容与发展
一、时代背景
二、西方源起
诉修造丰三、中国之路
四、学术主张
第五章 重新走向"总体文化"
一、提出缘起
二、相关争论
三、中西比较
四、新的拓展
第二编 跨学科乱亮队何同四念法的对话
第六章 "地方"的含义:开于"全球化"的反向思考
一船弱夜造旧员良已呢、"公元"二000
二、"后轴心"时代
三、全球地方化
第七章 西南的"话语":关于"中心"与"边缘"
一益伟免构牛按艺、苏俄模式与中国国情
二、新时期策略
三、走向正史与记录少数
四、"一点四方"和西南书系
五阻、"橐声喧哗"与"西南话语"
第八章 边十紧月疆的演变:从"野蛮""到"文明"
一、关于"中国"
二、关于"边地"
三、关于"文明"
第九章 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学:伍略和他的《虎甲氢问环批验探变年失踪》
一、省城眼光
二、社会历史
三、古今交融
四、民族-地域
五、文化记忆
六、文学乡土
声八谁求称商材和志乐盾第十章 流行的歌者:阿来创作论
一、作家、诗人、歌者
二、权力、族别、时间:小说虚构中的指举权弦钟身历史与文化
第十一章 由死而歌:瞿小松和他的音乐意含
一、艺术治疗
二、歌可以怨
三、祭祀演唱
四、因情宣泄
五、遇渡-中介
六、由死而歌
第十二章 "新时期"与"新文学":侗族作家骚展论
一、"新时期"与新背景
二、老傅统与新碰承
三、"新文化"与"新文学"
第三编 族群间的导同
第十三章 瑶族语文:语言裂变与文化整合
一、多国民族和多民族国
二、石碑借文与族籍变异
三、双语教育与瑶文创造
第十四章 侗族大歌:"文本"与"本文"的相关和背离
第十五章 苗族傅统:从古歌傅唱到剧本制作
第十六章 口语诗学:回到生活事相的比较研究
第十七章 本土认同的全球性:民族文化的"三度合作"
第十八章 和而不同:轴心时代与世界文明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