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倒当季东些鱼石千秋:故宫博物院藏二十二家捐献印章》是2007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书名 金石千秋:故宫博物院藏二十二家捐献印章
-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年8月1日
- 页数 231 页
- 开本 8 开
内容简介
《金石千秋:故宫博物院藏二十二家捐献印章》主要内容:中国古代印章的历史,有实物可考者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作为一种凭证工具,印章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社会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并在其后的2000多年中,一直以其无可替代的来自特有功用而存在。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内涵360百科,特定社会条件下的表现,以及内阿厂岁会容、形式的继承和发展,脉络十分清晰,成就了一部完整的中国字斤印章史。古代印章的遗存实物,不仅是印章史研究的重要对象,而且是研究历代政治制度、官制、地理、民族关系、古文字、冶金铸造和篆刻艺术等多方面拘重要实证。
古代印章的收藏与研究,传统上属于金石学范畴,为铭刻类的重生外要组成部分,并由古玺印内容研究、篆刻学理论与创作组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体宣增重药个系。它所包含的文字、文献、制度、铸造、书法、篆刻、流派、雕刻工艺等内容,一直是收藏与研究的重点所在。大约从北宋开始,历代沿承不辍。尤其是清代乾嘉时期,金石学复兴,篆刻受到重视,校印章收藏、研究与创作并盛。迄今为止,历代可编年印人多达2000家,印学书籍后根美伯2000余种。其涵也富,其学也兴。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大量的历代玺印,从整体内容来看,自战国、秦汉、道片跳当排斯临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优温头用误集明清,迄于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印章十分全面。品类之多、内容之富、收藏之全,举世瞩目。能够成就如此的收藏规模,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清宫内府旧藏,目前除千余件度藏台北,其余仍完整地保存于故宫博物院;二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一些名家藏印,如陈介祺的"万印楼"藏印、陈宝琛的"徵秋馆"藏印、吴式芬的"双虞壶斋"藏印、陈汉第的"伏庐"藏印,以及旧场肆中一批印章,陆续入藏干故宫博物院,数量多达后纸马团试脚围袁封求沙2万余方;三是热心此类文物的收藏家、学者和其他人士的热情捐献。三者之聚,使故宫博物院的印章收藏,以其无与伦比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高居世界公私收藏民了榜首。
目录
前言
战国古玺印
秦至南北朝印章
隋至清代古印章
明清民国篆刻印章
图版目录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金石千秋:故宫博物院藏二十二家捐献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