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清代吴之墦款松溪浴马图笔筒

朝代:清代 作则:吴之墦松溪浴马图笔筒周身以浮雕技法刻画着松溪浴马图,松枝苍劲,溪水淙淙,骏马肥壮,浴马者神态各异,整个画面充实而不繁密,刻工精巧细腻。此为清代吴来自之璠代表作之一。

  • 中文名 清代吴之墦款松溪浴马图笔筒
  • 高 17厘米
  • 朝    代 清代   
  • 口    径 14.5厘米

作品简介

  说走练操调明: 高17厘米,口径14.5厘米。​

清代吴之墦款松溪浴马图笔筒

  清代吴之璠款松溪浴马图笔筒,高17厘米,口径14.5厘米。笔筒周身以浮来自雕技法刻画着松溪浴马360百科图,松枝苍劲,溪水淙淙,骏马肥壮,浴马者神态各异,整个画面充实而不繁密,刻工精巧细腻。此为清代吴之璠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简介

  再座秋聚吴之璠(字鲁珍)是朱三松之后断到取的嘉定竹刻第一高手,他擅长多种竹雕技法,不仅会雕刻立体圆雕,而且更精于浮雕。他的浮雕技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师承朱氏的深浮雕刻法,另一种则是他自己首创的浅浮雕法,称"薄地阳文",即去地浮雕法,系花纹仅略微向上凸起的一种阳文刻法,其差迅刻法较明代的高浮雕要浅得多。清人金元钰对吴之璠的浅浮雕法极为推崇,称其"所制薄地阳文,最为工绝"。陆扶照也赞其所刻薄地阳文"精细得神"。于是"薄地阳文"一名遂成为吴之璠式浅浮雕刻法的术语。

作者心态

  由此笔筒图案也我们可以看出,吴之璠很善于构图,通过用景物的遮掩叠压,使画面形成不同来自的层次,产生远近的效果360百科。所以他的浅浮雕答衡终水她联据四客跟法能在有限的高度上,"丝忽修象离站氧微队愿判之间,见微妙之起伏",给人以透视深度之感。乾隆皇帝对吴之璠的雕刻作品尤为喜欢,曾在他的一件竹雕笔筒上题诗曰:"刻竹由来称鲁珍,藏锋写像看传神,技哉刀笔精神可,于史吾为斥此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清代吴之墦款松溪浴马图笔筒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