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五四新文学的民族民间文学资源

《五四新文学的民族民间文学资源》是2006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文参来自

  • 中文名 五四新文学的民族民间文学资源
  •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年3月1日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图书信息

来自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3月1日)

五四新文学的民族民间文学资

  ISBN: 710507485领龙湖问修X

  条形码: 9787105074853

  尺寸: 21 x 14.7 x 1.6 cm

  重量: 399 g

作者简介

  王文参,男,汉族,1968年生,河南新野人。兰州大学文学院2003级博士生,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0年10月出版有《21世语推纪生存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在《小说评论》、《文艺评论》、《中州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序

  绪论

  第一章 清末来自民初民间文学对思想启蒙和文学矿孙巴改良的推动

  第一节 晚明文学革新中的民间文学

  第二节 启蒙思潮对360百科民间文学的自觉选择

状占密画参冲试视福  第三节 对民间文学"新民"的认识及其创作实践

  第四节 机拉民间文学对文学改良运动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黄遵宪诗歌创作对民形宪日责停钱章介标间文学的运用

  第一节 化用童谣、谣言

  第二节 黄遵宪诗歌创作对民歌的借鉴

  第三节 黄遵宪的妇女诗与客家山歌

  第四节 黄遵宪创作借用民间文学对五四新文学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 文学革命的爆发与北京大学歌谣征集运动

  第一节 歌谣征集对文学革命的推动

  第二节 周作人负责歌谣征集与文学革命思想的深

  第四章 《歌谣周刊》创办与新文学建设的起步

  第一节 《歌谣周刊》创刊

  第二节 常惠的《我们为什么研究歌谣》

  第三节 《歌谣周刊》与新文学降乙文艺理论建设

  第四节 《歌谣周古照载刊》开展的《孟姜女》传说研究的意义

  第五节 《歌谣周刊》民俗学方向的转变及其暂时停刊

  第五章 《歌谣周刊》复刊及其服务文学创作的意识加若哥额介

  第一节 诗歌大众化背景下的《歌谣周刊》复刊

  第二节 歌谣理论探讨的新收获

  第三节 朱自清的《歌谣与诗》

  第四节 歌谣研究的新文学意义

  第六章 民间方言土语与新文学建设

  第一节 方言研注座价得爱画吸素生思板究与国语的文学建设

  第二节 《歌谣周刊》的方言研究对新文学的建设意义

  第三节 吴方言文学作品对五四新文学的开拓

  第四节 方言土语小说《何典》的新文学意义

  第五节 吴方言在新文学创作中北聚消广泛运用

  第七章 歌谣运动影响下的新文学创作实

  第一节 歌谣与新诗建设

  第二节 刘经苍的《歌谣与妇女频急发》与新文学中的"娜拉"形象

  第三节 歌谣与小诗运动

  第四节 台静农的歌谣搜集活动与他的乡土小说

  第五节 其他作家的创作与歌谣运动

  第八章 刘半农以民歌开拓新文学的理想和实践

  第一节 吴歌等吴地民间文气限错防列主岁务胞送学的历史影响

  第二节 刘半农在新文学理论建设上的民沉附应含甲老义总孩声模间视野

  第三节 《扬鞭集》和《瓦釜集》对"写真"理论的实践

  第九章 鲁迅创作中对民间文学的运用

  第一节 吗到日量鲁迅与歌谣、谚语

  第二节 鲁迅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第三节 鲁迅创作中对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的运用

  第四节 "女打施审节力静宁娲",一个关于"创造"主题的悲剧女性意象

  第五节 "女吊"和"眉间尺母亲"的女性复仇启示

  第六节 鲁迅杂文中的民间文学因子

  第七节 鲁迅对方言土语的运用

  参考书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五四新文学的民族民间文学资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