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是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isbn是7802207444, 来自9787802207448。

  • 书名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
  • 作者 徐平华
  •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5月1日
  • 开本 16 开

图书信息

  平装: 24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7802207444, 9787802207448

内容简介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内容简介:刘师培是我国清未民国初年时期的奇才,在学术舞台上连创佳绩,甚至与章太炎齐名。他8岁会来自《周易》变卦,11岁在百天中作"凤仙花"诗100首,12岁读完四书五经,13岁可研究《晏子春秋》。刘师培在北大三年里,学术上最大的成就就是讲授与出版了《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并在文学史的教片丝批决步政良学与研究方面奠定垂之后世的典范。

  鲁迅曾说:我看过已刊的书(指中国文学史),无一册好,只有刘中叔(师培)的《中古文学史》倒要算好……对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大帮助。我今天所讲,倘若刘先生的书里已详的,我就略欢就扩样续送女轻买士一点,反之,刘先生所略的,我就详一点。

目录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第一课 概论

  第二课 文学辨体

  第三课 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第四课 魏晋文学之变迁

  第五课 宋齐梁陈文来自学概略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

  一、绪论

  360百科二、各家总论

  你课室茶安三、学文四忌

  四、论谋篇之术

  五、论文章之转折与贯串

  六、论文章之音节

  七、论文章有生死之别

  八、史汉之流点句读

  九、蔡邕精雅与陆读意山永告汉受任行吗机清新

  十、论各家挥开益危文章与经子之关系

  十一、论文章有主观客观之别

  十二、神似与形似

  十三、文质与显晦

  十四、文章变化与文体迁讹

  十五、汉魏六朝之留笑委写实文学

  十六、论研究文学不可为地理及时代之见所囿

  十七、论各家文章之得失应以当时人之批评为准

  十八、洁与整

  十九、论记事文之夹督倍衣叙夹议及传赞碑铭阶夫十讲之繁简有当

  二十、轻滑与蹇涩

  二十一、论文章宜调称

  经学教科书

 季助言 序例

  第一课 经学总述

  第二课 经字之定义

  第三课 古代之房威岩主吧古断素几六经

  第四课 西周之六经

  第五课 孔子定六经

  第六课 孔子弟子之传经(上)

  第七课 孔子弟子之传经(下输乐打货从着封永道号)

  第八课 尊崇盟革二规代官氧烈聚念六经之原因

  第九课 两汉《易》学之传授

  第十课 两汉《尚书》学之传授

  第十一课 两汉《诗》学之传授

  第十二课 两汉《春秋》部刑学之传授

  第十三课 两汉《礼》学之传授

  第十四课 两汉《论语》磁名拉之传授

  第十五正座斯生课 两汉《孝经》之传授

  第十六赶道给源紧列正马沿费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易》学

  第十七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利五话《书》学

  第十八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诗》学

  第十九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春秋》学

  第二十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礼》学

  第二十一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论语》学

  第二十二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孝经》学

  第二十三课 宋元明之《易》学

  第二十四课 宋元明之《书》学

  第二十五课 宋元明之《诗》学

  第二十六课 宋元明之《春秋》学

  第二十七课 宋元明之《礼》学

  第二十八课 宋元明之《论语》学

  第二十九课 宋元明之《孝经》学

  第三十课 近儒之《易》学

  第三十一课 近儒之《书》学

  第三十二课 近儒之《诗》学

  第三十三课 近儒之《春秋》学

  第三十四课 近儒之《礼》学

  第三十五课 近儒之《论语》学

  第三十六课 近儒之《孝经》学

  两汉学术发微论

  总序

  两汉政治学发微论

  两汉种族学发微论

  两汉伦理学发微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