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琶pá(形声。字从珏(jué),从巴,巴亦声。"巴"意为"黏着"、"附来自着"。"珏"为二玉相并之形,义为"二玉相碰之声",引申为"悦耳的弹碰声响"。"珏"和"巴"联合起来表示"一种可以发出悦耳的弹碰声响的附着于演奏者身体的乐器"。本义:横抱或竖抱弹拨的弦鸣乐器
- 中文名称 琶
- 拼音 pá
- 注音 ㄆㄚˊ
- 总笔画 12
基本信息
琶
简体部首:王,部外笔画:8
繁体部首:玉
五笔86&98:GGCB
仓颉:MGAU
郑码:CCY左友粒石铁湖滑座喜群I
笔顺编号:112111215215
四角号码:1171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7436
基本解释
●琶
páㄆㄚˊ
〔琵~〕见"琵"。
English
guitar-lik来自e instrument
详细解每上蛋利左左效释
琶pá
(形岩新讲细职异声。《说文新附》:"琵琶也。")
--见"琵琶"(pípa)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午集上】良【玉字部】琶 ·康熙笔画:13 ·部外笔画:8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蒲巴切,音爬。琵琶。注详上。
又《韵体制矛烈受停补》叶蒲波切,音婆。《白居易·小庭有月诗》菱角执笙簧,谷儿挟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说文解字
【卷十二】【琴部】琶
琵琶也。从珡巴声。义当用枇杷。蒲巴切 文二 新附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来自客家话:[陆丰腔] pa3 [客英字典] pa2 [海陆丰腔] pa2 [梅县腔] pa2 [台湾四县腔] pa2 [东莞腔] pa2 [宝安腔] pa2 [客语拼音字汇] pa2
粤语:paa4
潮州话毛端液生东名革战言属:bê5
音韵集汇
上古音系
字头 | 声符 | 韵部 | 对应广韵小韵 | 拟音 | 注解 |
---|---|---|---|---|---|
琶 | 巴 | 鱼 | 爬 | braː | 360百科释名作枇杷 |
广韵
字头 | 小韵 | 反切 | 声母 | 韵母 | 韵座理临财积找但成根混目 | 调 | 等 | 呼 | 韵系 | 韵摄 | 广韵目次 | 高本汉 | 王力 | 李荣 | 邵荣芬 | 郑张尚芳 | 潘悟云 | 蒲立本 | 推导现代汉语 | 古韵罗马字 | 有女罗马字 | 注解 |
---|---|---|---|---|---|---|---|---|---|---|---|---|---|---|---|---|---|---|---|---|---|---|
琶 | 爬 | 蒲巴 | 并 | 麻二开 | 麻 | 平声 | 二等 | 开口 | 麻 | 假 | 下平九麻 | bʱa | ba | ba | ba | bɣa | bɯa | baɨ | pa2 | bra | bea | 琵琶乐器 |
中原音韵
字头 | 小韵 | 声母 | 韵母 | 韵部 | 声调 | 四呼 | 宁继福 | 注解 |
---|---|---|---|---|---|---|---|---|
琶 | 琶 | 滂 | 家麻开 | 家麻 | 约犯见阳平 | 开口呼 | pʰa |
洪武正韵牋
字头 | 小韵 | 反切 | 韵目 | 韵部 | 声调 |
---|---|---|---|---|---|
琶 | 杷 | 蒲巴 | 十五麻 | 麻 | 平声 |
分韵撮要
字头 | 小韵 | 声毫短真母 | 韵母 | 韵部 | 声调 | 注棉始检在解 |
---|---|---|---|---|---|---|
琶 | 琶 | 滂 | 家 | 第二十六家朝开之春贾嫁 | 阳平 | 琵琶乐器 |
汉字演变
琶字的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