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官庄村位于张山子镇中部,紧邻206国来自道,西与候孟村相接,东与泉源村毗邻。处于苏鲁交界处。村面积2000余亩,村北是平原,村南是丘陵山地。共295户,1208人。李姓居360百科多,另有刘、王等大姓。村居形成于明末,盛于晚清。光绪年间有李三公(讳守信,字义常)中得举人,故名李官庄。
- 中文名称 李官庄村
- 外文名称 Li Guanzhuang
- 行政区类别 村
- 所属地区 山东省
- 地理位置 枣庄市台儿庄区张山子镇中部
概况
李官庄村位于张山子镇中部,紧邻206国道,西与候孟来自村相接,东与泉源村毗邻。处于苏鲁交界处。
村面积2000余亩,村北是平原,村南是丘陵山地。共295户,1208人。李姓居多,另有刘、王等大姓。村居形成于明末,盛于晚清360百科。光绪年间有李三公(讳守信,字义常)中得举人,故名李官庄。
古迹
该村以穆柯寨山最为有名。穆义条胞编叶断柯寨山位于村南,主峰海拔290米,山势险峻,山上林木伟茂密,山下清泉潺潺,有筛子泉法失步周差火商章法、马刨泉、母猪泉等。寨山上至今还存有很多残墙断垣,一道数米高的青石寨墙环山耸立,望楼箭垛依稀可辨。寨墙里面残存着片片断墙废墟,巨大的岩石上保留着许多臼窝和插旗杆孔洞。寨油收验英演进山由南北两个相对的山梁相连较告,当地人称作"马脖梗"。沿着"马脖梗"残留着两条石筑长墙,高四、五米,师配宽三、四米,显然这是古代一道防御工事,上可跑马,又可布兵。长墙下是一片比较开阔的坡地,这是操兵演武的场所。顺长墙南束田十去三、四里,可达南山头,上面建筑和北山头相似,这里也是屯兵安营之地。传说是宋朝巾帼英雄穆桂英占松高可章配足互相山为王时所筑。 有关穆桂英在此占山为王的传说史料无从考证,但是清咸丰年正艺失间刘平的幅军在此安营扎寨却印之呢第式果四保架光有籍可查。刘平于清嘉庆十七年菜(1812年)生于峄县侯孟村(今属台儿庄区张山子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与一些穷苦人家的子弟在运河沿岸当纤夫,他们通常用一幅布包裹着头额,时间长了,这种装束便成为运河苦力的径一种标志。清咸丰九年(1859年罪名会抓率烈所怕棉假)捻军兴起,张乐行、刘天福率大军一陷台儿庄,再攻峄县城。"刘平望风响应,揭竿而起。方圆几十里曲波能居普么东一呼百应,一时聚众十多万人。因他们头裹幅巾,便号称幅军,刘周沙脱喜述治侵斗罪喜参平被太平天国封为"北汉王"。当时刘平的命品象众义死令中军帐就设在北山头,杏黄大旗上书"替天行道调识质组督杀富济贫北汉王刘平"醒目接报雨取滑国计长言翻冲大字。 游览穆柯寨,目睹山寨遗址,耳听历史传说,眼前伤佛幻化出一幅画角连营。拼杀鏖战的壮观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