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现代小说史论

克矿来冷达拉怕模200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阎浩岗。

  • 书名 中国现代小说史论
  • 作者 阎浩岗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年6月1日
  • 页数 333 页

图书信来自

  平装: 33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开

  ISBN: 7020055788

  条形码: 9787020055784

  尺寸: 21 x 14.8 x 1.4 cm

  重量: 358 g

次心多缺绝伯活球者简介

  阎浩岗 1963年11月生于河北吴桥。1989年硕士毕业于南开大学,2003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教于天津师范大学。现为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在《文学评论》等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且派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逐损载或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刊摘要。另著有《中国现代文学流派艺术研究》、《趣味语文》(与人液全酸唱损师调章合著)等。现正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的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小说史论》从创作方法独特性的顺清烈角度,对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论述,旨在揭示其不同个性。作者认为,优秀作家的创作方法往往是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的;作家的创作个性、作品创作方法的独特性,对确立其文学史地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一次"重写文学史"的尝试,其中有些篇章在对经典的重读重评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中国现代小说史论》试图以史的发展脉络为线索,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作家创作方法独特性的角度,对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价。《中国现代小说史论》的基本观点是:只有在创作方法上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形成了自己独特个性的作家,才会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目录

  序

文传王矛起烧固老等式命  绪论

  一、创作方法概念

  二、切入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角度与研究的方法

  上编启蒙年代来自(1918-1927)

  概说

  第一章 鲁迅360百科:奇迹般的起点

  服院助超绍开电系溶移继一、从文学与小说史角度看鲁迅培在根小说

  二、鲁迅奇迹探源

  三、鲁迅小说国民性批判以外的内涵与艺术得失

  四、鲁迅与中国现代小说

  第二章 叶绍钧:日常生存状态小说的奠基者

  一、三篇独特的小说

  二、从新的视角评价叶绍钧其他代表作

  三、叶绍钧创作方法的独特性及其文学史地位

  四、生存即相而预状态小说在20世纪中国的命运

  第三章 王统照、郁达夫、废名:资课生命感伤体验的诗化

  表达

  一、生命感伤与诗化体验

  二、王随装员板见统照:死的思考与生命弱应感伤

  三、郁达夫:生的意志与境遇苦闷

  四、废名:日常生趣的发现与生命感伤的超越

  第四章 王鲁彦:从乡土小说的群体中突围

  一、国民性与生存状态:鲁迅和叶绍钧的双重影响

  二、风俗描绘与性格塑造:群体和个体生活方式的展现

  三、王鲁彦:从群体中突围

  中编 革命年代(1927-1937)

  概说

  第一章 蒋光慈与"革命小说"

  一、换一个角度看"革命小说"

  二、"革命小说"与后来主流文学之异同

  三、三位代表作家的个性差异

 类架胶触迫触将片士况 第二章 茅盾与社会剖析小说

  一、生命体验与社会剖析的融合

  二、思想情感基调的阴沉暗淡

  三、创作对象与创作原则的特点

  四、社会剖析小说的西方渊源与历史命运

  第三章 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都市感觉与心理分析

  一、客观展示人类精神的非理性领域

  二、具体创作对象互不雷同

  三、倾向与情调各呈异彩

  第四章 沈从文与师陀:创作个性的自觉追求

  一、沈从文:表现生命的各种形式而非生命的苦闷感伤

  二、沈从文:治疗人性而非改造国民性

  三、师陀:停滞的焦灼而非变化的忧虑

  第五章 老舍与中国现代市民题材小说

  一、关于中国现代市民小说

  二、老舍的市民世界

  三、老舍小说创作方法的独特性

  第六章 巴型请绝设零民进序金、丁玲、萧红:革命年代的"五四"文学话语

  一、巴金:社会正义的追求肥千与旧制度的批判

  二、丁玲:寻求自我生命价值的确证与实现

  三、萧红:继承并发展叶绍钧传统

  下编 战争年代(1937-1949)

  毛困可爱再迅齐食周概说

  第一章 路翎与七月木量亮甲研脸派:生命力的呼唤

  一、通过改造人的精神世界推动社会进步

  二、表现人秋画抓婷养喜亮讨从坏生的战斗与人物心灵的搏斗

  三、以"主观战斗精神"把握客观世界,在创作实践中改造

  主观世界

  第二章 赵树理与孙犁:在大合唱中凸现自己的声音

  一、赵树理: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创作

  二、赵树理:从直接经验与具体感受出发,写日常生活和

  普通人物

  三、孙犁:发掘并凸现生活中的美

  第三章 张爱玲、钱钟书、巴金:日常生存状态小说的

  成熟

  一、张爱玲:人生安稳一面的理解与剖示

  二、钱钟书:对知识界庸俗与虚荣的嘲讽

  三、巴金:对小人物的同情悲悯

  第四章 许地山、艾芜、徐订、无名氏:浪漫传奇的不同

  走向

  一、许地山:在时间长河中寻求人生痛苦解脱之道

  二、艾芜:在漂泊中探索人生哲学与生命价值

  三、徐讦:以浪漫想象超越人生的局限与平庸

  四、无名氏:中国现代小说的总结综合与超越尝试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本书所论主要作家重要作品最早发表日期与报刊及其

  1949年以前小说作品的初版书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中国现代小说史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