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学理论史五:近代卷》是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运屋谓目接黄保真。本书为鸦片战争前后至五四运动前夕(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来自)的文学理论史。
- 书名 中国文学理论史五:近代卷
- 作者 黄保真
- ISBN 9787300102474
- 定价 28元(亚马逊)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图书信息
丛 书 名: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
出版时间:2009-04-01
版 次:1
页 数:2班板控聚安盐万斗46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这80年中,社会性质在变,经济基础在变,阶级结构在变,推动历史前进的社会主要矛盾在变;来自文学理论当然也在变。不过,文学理论的变革,除了遵循整个文化变革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具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那么,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发生了什么重大变革,具有哪些历史特点,表现出怎样的规律性呢?
《中国文学理论史5:近代卷》以资产阶级文学思想与封建正统文学思想之间的嬗变、影响和斗争为主线,全面阐释了这八十年间文学理论急剧而复杂的变化过程;着重介绍、分析了传统杂文学理论体系的终结和新的纯文学理论体系的产生;深入而充分地评价了龚自珍,黄遵宪、王国360百科维等一大批重要的近代文论家及其文学理论。
目录
第七编 从鸦片战争时期到五四运动前夜
概述
第一章 从来费团认酒鸦片战争前夜到甲午战争时期的
进步文学理论
第一节 龚自珍
第二节 魏源包世臣
第三节 冯桂芬王韬
第四节 太平天国的文艺思想
第二来自章 从鸦片战争前夜到甲午战争时期文学论坛上的主要流派
第一节 阮元的文言说和李兆洛、蒋湘南的骈散合一论
常黑服歌 第二节 从姚门诸弟子到曾国藩的古文理论
第三节 宋诗派的理论代表--何绍基
第四节 刘熙载和《艺概》
第五节 王闾运与汉魏六朝派的文学主张
第六节 谭献、陈廷焯等对常州派词论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戊戌变法前后的文学理论
第一节 "诗界革命"理论与黄遵宪的成就
第二节 "文界革杀际拿与命"理论与梁启超、裘廷梁、严复的不同倾向
第三节 "小说界革命"理论
第四节 张之洞、陈衍的诗文理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中国文学理论史五:近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