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甬钟,周代青铜乐器,属打击乐器类,合瓦形结构,因最上面的平面"舞部"之上立有"甬柱"而区别于舞部上立有悬钮的钮钟而得名。
- 中文名称 甬钟
- 拼音 yǒng zhōng
- 制作原料 青铜
- 朝代 周
- 属性 乐器
甬钟主要来自分成以下几部分,舞360百科部(甬钟最上端的平面),钲部(甬钟立面中部狭长条状区域),篆部(钲部两侧),鼓部(篆部下方),枚(钟面上的乳丁状突起),铣(钟下两角)西周甬钟五音缺商,表现出周人对殷商的否定态度,甬钟按大小,从音乐性能上考虑,大续深钟发出的声音震荡时间长,因此不专设敲击点,而小钟则往往在鼓部设置敲击点,因此甬钟往往有音高准确的正鼓音和侧鼓音.其前身是商铙.甬钟我国已经发现多套,西周甬钟知名的有柞钟,晋侯苏钟,虢季钟,虢仲钟,尤其是晋侯苏钟,有铭文,证明此钟的确是代代相传,其铸造年代从西周早期一直延续到西周晚期.甬钟这一器形在西周灭亡以后并未随之消失,在春秋战国时期继续沿用发展,后来著名的秦公钟,曾侯乙钟里面还有还有甬钟。
春秋时甬钟23件,勾2件,共25件。甬钟钟体较长,作合瓦形,正面饰较粗花纹,反面仅有枚。现藏于武穴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