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蔟,汉语汉字,拼音是cù,释义是蚕蔟,供蚕作茧的东西。用稻麦秆等堆聚而成。
- 中文名称 蔟
- 拼音 cù
- 注音 ㄘㄨˋ
- 出处 《唐韵》
基本解释
基本宪学手带风信息
蔟
简体部首:艹,部外笔画:11,总笔画:14
繁体部首:艸,部外笔画:11,总笔画:17
五笔言86&98:AYTD 仓颉:TYSK 郑码:ESMM
笔顺编号:12241533131134 四角号码:4428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51F
方言集汇
◎ 粤语:cuk1 c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k来自8 [梅州腔] cuk8 [台湾四县腔] cuk8 [客英字典] cuk8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蔟 <名>
蚕蔟,供蚕作茧的东西。用稻麦秆等堆聚而成
蔟,行蚕蓐。――《说文》
帅导群妾,咸循蚕蔟。――扬雄《元后诔》
巢
读为爵蔟之蔟,谓巢也。――《周礼·哲蔟氏司农注》
又如:柴蔟
词性变化
蔟 <动>
聚集,堆积
律中太蔟。――《礼记·月令》
野绿蔟草树,眼界蚕秦原。――唐·白居易《游象声攻损院裂突孩既玉年悟真寺诗》
蔟 cù 蚕蔟,用麦秆等做成,蚕在上面做茧。
蔟còu 1.乐律名,古乐十二律中的第三律。
蔟chuò 1.叉取,刺破。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申集上】【来自艸字部】蔟 ·康熙笔画:17 ·部外笔画:11
《唐韵》《韵会》《正韵》ࠀ�千木切,音簇。《说文》行蚕蓐360百科。《晋书·左贵ࡣ氢际神转杨毛印独三质�传》修成蚕蔟,分茧理丝。 又巢也。《周礼·秋官·硩蔟氏注》郑司农云:蔟读为爵蔟之蔟,谓巢也。 又《韵会》与簇同,聚也,攒也。 又《广韵》仓奏切《集韵器束成七干》千ࠋ�切,ࠀ�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又同簎。《张衡·西京赋》叉蔟之搀捔。《注》楚角切。同簎。
说文解字
【卷一】【艸部】蔟行蚕蓐。从艸族声。千木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