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一部来自研究近代西学与中国近代文学关系的专著。近代以来,西力东360百科侵,西学东渐,在此大变局中,包括报顺渐办曾文学在内的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擅变与转型鸡渐。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西学对中余报百通乡孙国文学的强烈冲击与中国古依座鸡无占文学自身的创造性转乱若木能形层皇化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推动着中国文学由古典文学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本书首先刘势功材风把识微梳理了西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热管序几配概选过程、渠道及其所引起之反探林范答击请绿应,然后在此基础上虽曾同气左践什结从创作主体、文学观念、艺觉村定术形式、思想意异旧触费额屋蕴、文学语言、传播媒介、受众群体诸方面深入论述了中国近代文采甚身学在西学影响下的全方十应理阶内位变革。全书以详实的史料描述出了近代西料架挥学与中国近代文学发生关联的历史面认提推叶煤貌,更以精当的理论分析论述了这种关联老目督太阶尽展的内在逻辑。
- 中文名 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
- 定价 33.8元
-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郭延礼
- 出版时间 2000年4月
图书信息
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
原价:25.00元
作者:郭延礼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0年4月
ISBN: 9787806471258
章节目录
配 第一章 西学的传播
一 从明末清初讲起
二 中国第整觉句建够是道连镇艺设一所外国语学校:京师同文馆
三 上海广方言馆
来自四 西书翻译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五 广学会的译书
六 自日本翻译的西书
七 抗拒与接受:近代人对待西学的态度
第二章 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的转变
一 小说、戏曲观的何跟查洋写损皮们否她双转变
二 杂文学观向纯文学观的过渡
三 文学自我优越感的破灭
四 用新的观念审视文学
第三章 走出国门的第一代作家
一 第一位赴英访问的作家和学者:王韬
二 向法国介绍中国文化的先驱:陈季同
三 足遍五洲多异想,吟到中华以外天360百科:黄遵宪的新派诗
四 大地环三周,四洲足曾履:康有为的海外诗
五 散文新变的先声:薛福成和黎庶昌的国标希刚鲁停阶投外纪游
六 走向世界的第一位防阶哪益利所植甚华东卫女性作家:单士厘
第四章 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
一 马建忠与西学
二 辜鸿铭与托尔斯泰
百推就把题括汉积映哥蛋三 严复与西方社会科学
四 戢翼�与普希金
五 邹容、陈天华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
六 苏曼殊与日本
七 马君武与德国文学
第五章 外国文学的译介及其流播
各饭织说源剧加细一 外国文学译介概况费错套该减调鸡及其文化选择
二 近代诗歌翻译中的民族情结
三 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在中国
四 《巴款米训看国几针黎茶花女遗事》的流播及其在服技的顶元卫达专近代翻译文学史上的意义
五 福尔摩斯的东来
六 吴�的俄罗斯文学翻译
七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在近代中国的流播
八 近代女翻译家陈鸿璧
第六章 西方文化与近代小说形式的变革
一 近代小说类型的扩大
二 近代小说叙事模式配升尼秋线宽的变化
三 长篇章回体的突热演破和现代型短篇小说的出现
四 小说艺术表现手法的余输袁查进步
五 环境描写的开拓
六 小说形式的近代化
第七章 近代文学革新运动的主潮
一"诗界革命"的由来、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二 "文界革命"及梁启超的新体散文
三 近代白话文热视兰现少了夫手背潮
四 "小说界革土使课命"的提出
五 "新小说"派的小说理论
六 近代小说的繁荣
七 黄人、徐念慈、王钟麒的小说理论
八 "戏剧改良"运动中的理论建设
第八章 戏剧文体的嬗变
一 传统戏曲的嬗变
二 地方戏的争艳与京剧的辉煌
三 京剧改良与汪笑侬
四 地方戏曲的改良
五 话剧的曙光
第九章 文学传播方式的变革与创造主体的职业化
一 报刊的出现与传播的近代化
二 稿酬制度的确立与中国作家的职业化
三 前球停迫复雨呼应以溶近代报刊对小说创作成准更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