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里纳吉(又译为纳吉布,1953.7.23— ),是已故第二任首相敦拉萨的儿渐燃子,在2004年,来自他坐上马来西亚第二把交老固顾色州椅的位置,他的父亲360百科在47年前,也同样坐上副首相位置。2009年任第六任首相拿督。
- 中文名 斯里纳吉
- 国籍 马来西亚
- 出生地 彭亨州瓜拉立卑
- 出生日期 1953年7月23日
- 职业 政治家
人物介绍
斯里纳吉出世就周旋于节免械使又马来西亚政治中。陪伴纳吉成长的就是父亲的政治生涯,这使到他了解主流政治的需求。他清楚了解他的生命就是要为这个国家及社会服务。他的父亲在1976年1月14日英年早逝,享年54岁。一夜间,纳吉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人物,来自他在父亲逝世后五周,身为长子的他代父守土,成功在补选中夺下北根区国席。当年只有22岁的纳吉为马阿月础板够罪工着来西亚历史掀开新的一页,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国会议员。马来西亚第六任首轻铁失防敌奏育项格呼相拿督斯里纳吉的一生梦想,就360百科是希望马来西亚在团结、和平和繁荣的情况中成长,国泰民安。
人物生平
童年生活
拿机办督斯里纳吉1953年7月23日,在彭亨州瓜拉立卑出世。他是在吉隆坡圣约翰小学与学院完盟水跟航记成小学及中学教育,然后在英国乌斯特郡Malve去化门江游rn学院,以及伍斯特郡诺丁汉大学主修商业经济学。他在1974年返回马来西亚先踏足企业界,在国家银行服务不久后,转往国油担任公关经理。不过,他的父亲突然离世,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一生。
代父从政
纳吉"代父从政"后,瞬间就适应了国会议员的公务生涯,映治想空践也发现自己拥有与生俱来的政治艺术细胞。尽管年纪轻轻,但是纳吉却在短期内展现出其作为政治人物的能力及可信度,以及一名有自我风格的领袖。他担任国会议员的第一年,即受到当时的首相(我国第三任首相)敦胡先翁委任为能源、电讯及邮政部副科太马政阶部长,成为我国首名最年轻的副部长。自此之后,纳吉的政途可说是一帆风顺,他过后担任过教育部副部长及财政部副部长。第四任首相敦马哈迪医副找官良画看住生在1982年上任后,他安排拿督斯里纳吉竞选北根州议席。随着纳吉在大罪现官守围施汉选中告捷,当年29岁的他受委为彭亨州州务大臣,管理马来西亚半岛最大的州属。当年,由控倒显重育神于前任州务大臣与彭亨州苏丹意见分歧,令到该州面对严重的政治危机。但是持更友验联转般最,纳吉不但是政坛的明日之星,更是彭亨州皇室庭院成员的四贵被助病批提度族之一(由于他继承了地位崇高的贵族头衔,Orang Kaya Indera Shahbandar),受到皇室的热烈欢迎。政治危机迅速结束,恢复彭亨州巫统的团结。纳吉在同一时间也展开一系列的措施,加强该州的教育水平。纳吉在19混区还82年更扮演关键的角色,成立彭结营如王封统到富责棉装亨州基金。它主要是提供奖学金,资助彭亨州子民,在教育及体育项目上的发展。纳吉同时也加强彭亨州的企业领域,利用彭亨州的天然资源扩大子民的收入。与此同时,在与联邦土地发展局(FELDA)的合作下,纳吉也制间双到甚订新土地协议制度,为没有土地花坚方围附银亮商的人民或低收入一群提供新的给未效深讲气逐负告加收入机会。
巫青团职务
拿督斯里纳吉于1982年担任巫青团副团长职,并于1987年担任巫青团代团长职。他在1988年的党纠纷结束后,升任为巫青团长,直至1993年。
在1986年的全国大选中,纳吉重作冯妇,蝉联北根区国会议员。他中选后,受委为文化、青年及体育部长。他随即投入工作,更专注于提升国内的体育活动,并在1988年提出国家体育政策。1989年,马来西亚在吉隆坡举行的东运会中,取得最辉煌的成绩。
担任国防部长
拿督斯里纳吉在1991年受委为国防部长,成功把一个被视为无活力,无生气的部门活跃起来。他也透过策略性的能力加强、采购和演习工作,使大马武装部队更呈现代化。拿督斯里纳吉在1995年转换了内阁职位,受委为教育部长。他在上任后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透过教育,把马来西亚朝着2020先进国宏愿前进。在五年的任期内,纳吉推出多项机制,让大马人有能力迎接未来的挑战。他也重组教育部,私立化国立大学,鼓励本地大学与外国大学和学院合作。这项计划为不少大马人提供教育及升学机会,也把马来西亚定位为区域教育中心。拿督斯里纳吉也提升教学证书至文凭资格,让新进教师获得更高的基薪。
1998年,大马发生政治动乱。拿督斯里纳吉在1999年全国大选中,依然获得选民委托,再度蝉联北根区国会议员。他随后第二次受委为国防部长。他继续之前未完成的工作,致力于提升及现代大马武装部队。他在2004年兼任副首相职,同时也兼顾多项工作,包括监督联邦土地发展局、大马人权委员会和选举委员会。同时,他也负责逾28个内阁委员会,以监督及讨论广泛的问题。拿督斯里纳吉与妻子拿汀斯里罗斯玛,育有3男2女。
2009年4月3日,拿督斯里纳吉在最高元首御前宣誓就职为马来西亚首相,从卸任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手中和平进行职权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