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抱残守缺

抱残守缺(拼音:bào cán shǒu quē)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刘歆少右必自传》。

抱残守缺指抱着残缺破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守旧,不肯接受新事物,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 中文名称 抱残守缺
  • 拼音 bào cán shǒu quē
  • 近义词 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 反义词 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 出处 《汉书·刘歆传》

成语出料正证无

  东汉·班固《汉书·刘歆传》:"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抱残守缺"。

成语故事

  刘歆是来自著名学者刘向的儿子,沛(今江苏省沛县)人。他是西汉末年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是目录学家、天文学家。他继承父业,总校群书,撰成《七略》360百科,包括辑略(总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

  它的主要内容保存在《汉书·艺文志》中,对中国目录学的建立有一定贡献。曾任黄门郎(内廷侍从官)。王莽执政时期,立古文经博士,刘歆任国师。

  刘歆在校勘典籍过程中,阅读大量秘藏古籍,从中发现一本古文《春秋左氏传》,他特别感兴趣。经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左传》是一本珍贵的文献资料,于是建议为《左传》等古籍设立学官。

  汉哀帝(刘欣)知道这件事以后,就让刘歆与五经博士讨论研究《左传》等一批古书的思想内容和意义。但博士既不同意为《左传》设立学官,又不肯讨论研究这件事扩染院宜构杂草。刘歆对此非常气愤,他给管博士的太常写了一封公文,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刘歆在公文中指出,才专这些博士孤陋寡闻,不学无术,他们害怕别人识破自己的私意,没有服从真理的公心,所以宁愿因循守旧,抱残守缺,而不肯研讨新的学问。由于刘歆的言辞激烈辛辣,击兰称连茶放么径中了博士们的要害和痛处,因按脸志烈杨场未他终激司此遭到博士们的怨恨和诽谤,得罪了执政大臣。后来刘歆请求远离朝廷,到地方做个小官。后因为密谋杀王莽一事泄露,自杀身死。

成语寓意

  接受指正人们缺点的话,便是自我的一种进步,否来自则,不是固步自封,便是在错误路上越走越远。明知《左传》一批古籍的想想内容和意义,五经博士却因掩饰自己的知识的贫乏而拒绝参与研究,被严明指正后还怒羞成怒加害于人。成语告诉人们,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语顺于行。大家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一生会不断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是却可以知错能改,去做一个越来越完美的人!

成语运用

  成文用360百科

  "抱残守缺"指抱又确剂四延着残缺破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守旧,不肯接受新事物。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运用示例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岂弱抱残守缺之俗之煤超朝说任你题随儒,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

  朱自清《经典常谈·周易第二》:"这些似乎都是抱残守缺,汇集众说而成。"

成语辨析

  抱守残缺-故步自封

  "抱守残缺"与"故步自封"意义相近,两者都有因循守旧,不想革新,不求进步"的意思;区别在于"抱守残缺"偏重在守旧,多指不学习新知识,不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停顿,多指不思进取,不求进步。正因为它们在意义上各有所偏,所以经常把它们连起来用,互相补充。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抱残守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